Page 10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01
党 政 研 究 2019 4
论人类公共治理变革史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古洪能
〔摘要〕人类的社会化生活方式必然导致公共事务的产生,并由此产生对公共治理的需
要。公共事务就是跟所有人都有利害关系的事情,而公共治理则是管理公共事务的集体行动,
以使结成社会共同体而生活的人们能够互惠互利、共同受益和最终幸福,这种集体行动被组织
起来就形成公共治理体系。从目的和体系特征来看,人类的公共治理经历了由前国家时代的无
政府治理和半政府治理,到国家时代的政府治理和泛政府治理等几次重大变革。其中国家时代
的公共治理就是国家治理,亦即政府治理,至少包括权贵时代和平民时代两个阶段,分别采取
权贵统治和共和治理的形式,今天的泛政府治理则可视为共和治理的扩展形式。历史上从权贵
统治到共和治理的变革发生于现代化洪流之中,这就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变革。而权贵统治是
对公共治理的扭曲和变异,共和治理则是对权贵统治的扭转和公共治理本质的回归,这就指明
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在现代化洪流中,正是广大平民获得解放和壮大且大量平等地
参与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过程,才使得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变革成为可能,这就揭示了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必要条件。在人类的公共治理变革史中考察国家治理现代化,明确其历史定位、实质内
容和必要条件,有助于彰显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普遍而深远的意义,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
确方向,找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公共治理;公共事务;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4 - 0101 - 0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 (本文简称为 “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自该命
题提出以来,有关研究蓬勃兴起,一时蔚为壮观。绝大部分研究都是解读该命题的,主要
涉及命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基本内涵、推进途径和方法等内容。 但是除个别研究 外,
〔 1〕
〔 2〕
这些研究普遍过于中国化和当前化,局限于中国背景和当前情况来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命
题,而相对缺乏从人类历史和全世界联系和对比起来的审视和理解。这样的研究方式可能
在视野和思维上具有一些局限性,不易抓到该命题的本质,使之丧失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也容易发生方向的偏差,不易找到有效的路径。鉴于此,本文试图将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我国县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14XZZ011)
〔作者简介〕古洪能,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贵州 贵阳 550001。
0 ·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