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06
共和治理的这一次变革。之所以把国家治理的这次变革称作现代化,是因为在这个阶段
上,整个人类社会全面地发生了不同于传统时代的重大变化,学界称其为现代化。这个过
程发端于西方世界,随后在全世界铺开,但在全球各地进度不一,结果迥异。
(一)现代化的历史洪流
现代化作为一个研究题目最先出现于西方世界,举凡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
学、心理学等学科竞相参与其中,产生了诸多理论成果,蔚为壮观。 而学界广泛聚焦于
〔 23〕
现代化问题,说明现实中必然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至于究竟是何变化,却不容易把握。
揆诸实际,无论学界是否认同西方中心主义,但都承认他们所研究的现代化肇始于西
欧,最先扩及于西方世界,再波及全球。 所以,一切对现代化的观察和研究,都是以西
〔 24〕
方世界为基点的。但即便如此,现代化仍是一个宏大叙事,它意味着人类社会在经济依
赖、社会结构、政治生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发生了变化 ,很难
〔 25〕
用三言两语讲清楚。
现代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基本上和全球化并行发生并相互推动。这就导致,
如果说在早期西方国家那里现代化是内生的、原生的和无意识的,那么其他地方的现代化
则是受西方影响甚至是被迫卷入的结果———虽然也不乏主动追求的情况。 这就造成不同
〔 26〕
地方的现代化形式和内涵并不一致,难以统一概括。
如果一定要提炼一些关键词的话,则诸如机械化、通讯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
化、物质财富暴增、生活水准大幅提升、教育普及化、社会平等化、多元化、民主化、科
层化、效率化、国际化、民族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进步主义、物质主义等等,可
能都是现代化的突出特征。
总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又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无论人们喜欢与否,适应与否,
它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并成为难以抵挡的历史洪流。
(二)现代化洪流中的国家治理变革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次全方位变化,现代化首先发生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领域,继而
引起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
壮大了平民力量,他们要求维护自身利益,要求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参与国家治理。比
如,在 19 世纪早期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工商阶层尽管富有,但仍属于平民
阶层,而非当权的权贵,当时控制政府的仍是国王、封建土地贵族、教士等传统权贵。不
过最终工商界提出了改革议会选举制度的要求 ,与工商阶层伴生的另一个平民阶层
〔 27〕
———工人———也发起宪章运动,提出了实行 (男性)普选制、废除议员候选人财产资格
限制等改革要求 。二是现代化引起公共事务的具体内涵、公共治理的具体目标任务以
〔 28〕
及可资利用的资源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济贫、工作条件保障、自由贸易、城市建
设与管理等新公共事务的大量涌现,铁路、航运、电报、电讯等新技术条件的运用。一句
话,现代化造成国家治理的环境形势发生了巨变,从而势必引起国家治理的变革,这就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所以历史地看,最初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过是一种环境适应的表现,是被
迫发生的,只是后来由于看到了先行者的效果,追随者和模仿者才把国家治理现代化当成
主动追求的目标 (但也因此往往忘记了先决条件)。
从早发国家的情况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两个重要的表现或者说内容。一是平民阶
层被吸纳进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过程之中,国家治理的体系构造和运行过程,特别是动议和
决策部分,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党成为了精英和平民联系合作、
共同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渠道,从而国家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政党治国。 二是公共
〔 29〕
事务和国家治理任务大幅度扩张,引起了对国家治理能力或效率的强调,特别是对执行系
0 · ·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