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08

实质内容,就是通过构建共和治理,扭转权贵统治的变异性质而回归公共治理的本质。这
             一实质内容,跟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不相冲突,反而是完全一致
             的。恩格斯早就说过,“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国,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
             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 ,“对
                                                                                                  〔 32〕
                                            〔 31〕
             无产阶级来说,共和国和君主国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
             现成的政治形式” 。新中国作为 “人民共和国”,本来就是以共和立国的,本身就要实
                                〔 33〕
             现共和治理。虽然在我国,国家治理采取的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形式,但中国共产党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始终致力于为广大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本身也完全符合共和治理的宗
             旨。只不过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即使共和治理已经确立,也要设法防止发生由公仆变成主
             人的变异 ,也就是要防止由共和治理褪变为权贵统治,前苏联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就
                       〔 34〕
             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所以今天我们党提出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
                                 〔 35〕
             重要的就是要防止发生这种变异。可见,通过历史的考察,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内
             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的重要性,而且有助于把握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正确方向。
                  历史地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也不是可以任意而为的,而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条
             件。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现代化已经启动的
             情况下,广大平民获得了解放,力量得以壮大,而后大量平等地参与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过
             程。这就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以现代化形势下广大平民参与国家治理为必要条件,
             否则权贵统治的局面无法打破,共和治理难以实现。这就为我们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
             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不难发现,一些后发国家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会失败,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具备前提条件。比如有的后发国家只是简单地照搬先进国家的国家治
             理体系模式,而不注意有效吸纳广大平民的参与,结果国家治理体系徒具形式,沦为一个
             空架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更荒谬的则是一些国家甚至尚未启动现代化进程,广大平民
             根本没有得到解放和壮大,便试图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那就更加不可能获得成功
             了。不仅如此,今天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面临着和早发国家不一样的形势。在现代化
             早期,国家治理现代化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范畴,主要是进行政府 (政体)变革。但今天
             早发国家已经越过了这一阶段,可能已经进入到泛政府治理的时代,从而增加了实现共和
             治理的新途径。在全球化的传递和影响作用下,今天后发国家若仍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范畴
             来开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恐怕就不够了。今天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不局限于政府
             治理,而是超越政府治理,朝着共和治理的新形式———泛政府治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阮博. 国内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 J〕 . 社会主义研究,2015,( 4);王勇军,马振清. 国家治
                  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 J〕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2);孙岩,王瑶. “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 J〕 . 党政论坛,2017,( 11);胡佳,罗雪莲.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 J〕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 4) .
             〔 2〕许耀桐.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论 〔 M〕 .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
             〔 3〕〔美〕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 M〕 . 陈郁,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5.
             〔 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 M〕 . 余逊达,陈旭东,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0. 30 - 40.
             〔 5〕〔 8〕杨. 原始社会发展史 〔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93 - 99,154.
             〔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上册)〔 M〕 . 董书慧,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0 ·  ·
                 1  8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