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3期
P. 21

体制调整,从土地只是农民生产和生活资料,变成农民的资产财富和创业资本;从政府行
             政计划分配土地要素,到市场决定分配土地要素;从农民没有土地财产性收入和以地为本
             创业收入,到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以能够以地为本进行创业投资。此次因 《土地管理
             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有关内容的修改带来的农村土地改革,是中国现行
             国民经济形势所需,也是对征地制度中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的现实回应。
                  首先,土地体制改革是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形势所需的重大举措。从经济学上描述劳
             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各要素投入产出的索洛增长模型而言 ,中国国民经济索洛投入
                                                                               ①
             产出模型中最大的一个不满足 “一切要素由竞争性市场配置”假设条件的是土地要素。
             农村土地要素不能市场交易,城镇企业占有的土地也不能由法人交易,城市建设用地由政
             府征收,再由行政寡头垄断的市场进行配置。这样规模巨大的土地要素,因在农村不能交
             易而没有价值,在城镇中也大量企事业中的划拨土地没有价值。既没有进入索洛模型的资
             本变量,也形成了价值隐匿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无法计入 GDP。 “从索洛模型假设
                                                                                      ②
             条件还原法测算,也就是用土地要素市场经济体制还原改革,形成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能
             的 60%到 70%之间。从这个结论看,没有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体制的深化改革,就不可
             能稳定住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更不可能有未来中国经济中高速度的增长。”
                                                                                             ③
                  其次,土地市场的行政寡头垄断导致地方政府推高地价,进而推动城镇房价高涨,与
             中央对房价的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改革前的土地体制未能形成竞争性的土地市场,地
             方政府行政寡头垄断土地市场,导致了地方政府有动力通过先征收后出卖土地的方式来谋
             取更高的地方财政收入。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减少了地方的财政收入,而公共支出却未
             见减少,为填补地方财政的窟窿,地方就需要在公共预算之外寻找新的财政来源,“土地
             财政”由此产生。 1990 年代开启的国企改革,“让地方政府从企业直接所有者变成了税
                                〔 16〕
             收征收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 ,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地方政府从积极保护本地
                                            〔 17〕
             国企转向 “区域竞争”,形成 “区域竞次”模式下的土地出让策略:低价转让工业用地、
             高价出售商业用地。 在这个模式下,地方政府成为利益一方,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形
                                  〔 18〕
             成了地方经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而导致了现有土地征收制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988 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 10 条增加了第 4 款关于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规定之后,
             1988 年随之对 《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在 《土地管理法》第 2 条增加了第 4 款规定:

             “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办法,由国
             务院另行规定。”但实践中,国务院仅仅在 1990 年制定了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
             让暂行条例》,并没有制定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办法。1998 年 《土地管理法》再次
             进行修改时,这一条款也被废除了,反而增加了第 43、63 条的规定。结合 1994 年制定、
             2007 年修改的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 9 条规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
             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形成了后来集体土地使


                 ① 索洛模型描述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决定了在劳
                    动供给不变时,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人口增长率不变、技术进步不变的假设结
                    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
                 ② 只计算农村土地体制改革,一是可以交易,二是农民可以以地为本折资创业投资,不同的交易率,以及创业率
                    进入资本,比如,按照 2017年农村土地总价格,农村中 473万亿资产交易 1%,农民就会有 4. 73万亿元的交易
                    收入,比如农村中土地可以作价为本创业进入资本,如果 1%进入资本 K,保守估计农村产业资本生产率为
                    15%,贡献的 GDP就有 7100亿元。根据交易率和创业率的不同,可带来 2到 4个百分点的增长潜能。

                 ③ 周天勇:土地体制为什么要改,怎么改?http:/ / finance. sina. com. cn/ zl/ china/ 2018 - 12 - 25 / zl - ihmutu
                    ee2494674. 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 - 1 - 28。

                                                                                                      2 1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