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38

“当代中国的数字社会及其治理”笔谈

                体出现了划时代的改变。 这六个方面的变化属于基础性变革,而且相互
                密切关联,催生了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数字社会。
                    第一,社会活动空间的巨变。 在前数字时代,无论是在地球的哪个
                角落,人类的活动空间都局限于三维实体空间。 而到了数字时代,在实
                体空间之外出现了全新的数字空间,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实体空间的
                空间形态,它可以突破实体空间对人类活动的很多限制,使社会活动的
                空间范围得到极大拓展,人们可以在数字空间搜索信息、开展社交、分
                                                                 2
                享知识、进行交易、沟通情感、寻求认可、拥有虚拟身份, 等等。 随之而
                来的是,人类可以同时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开展活动,人的身体离不
                开实体空间,但观念活动和精神世界可以沉浸在数字空间。 人和物体的
                跨区域流动仍然需要在实体空间进行, 但过去信息和资金的跨区域流
                动如今在数字空间就能实现。 人们在两种空间的行为和互动彼此关联、
                交互影响,这就使社会运行变得复杂起来。 从空间的角度看,社会是在
                               3
                一种“数实相融” 的空间状态中运行的。
                    第二,社会连接机制的巨变。 社会行动者之间通过数字空间进行连
                接,可以突破实体空间中大量的连接约束,如距离约束、时间约束、规模
                约束等,这与实体空间中的连接机制有显著差异。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
                角看,数字时代大规模节点的即时、持续、广泛连接已经成为可能,人类
                社会的“连通性”极大提升,“超大连通分量”的节点规模剧增,世界上
                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可能通过更短的路径和更快的速度进行连接,研
                                            4
                究者用“连接泛在”“过度互联” 等概念来刻画这种变化。 这种社会连
                接方式的巨变影响深远, 即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频繁和凸
                显,信息流动、传播、扩散的速度加快,特定区域的行动者对其他区域的
                影响力显著扩大。 一方面,社会的运行效率变得更高,大量的新发展机
                会和就业群体涌现出来,技术红利的乘数效应显现,互联网资本形成;                               5
                另一方面,社会风险的影响规模增大,传播速度变快,物质利益和思想
                2. 王天夫.2025.数字社会研究的基本议题[N].光明日报,4-11,第 11 版.
                3. 向 静 林 、 艾 云 .2023. 数 字 社 会 发 展 与 中 国 政 府 治 理 新 模 式 [J]. 中 国 社 会 科 学(11):
                4-23.
                4. 邱泽奇.2024,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戴维德,威廉姆.
                2012.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M].李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5. 邱泽奇、张 樹沁、刘世定.2016.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J].中国
                社会科学(10):93-115.

                                                                          ·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