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社会》2024年第6期
P. 70
湘乡曾家与地方政治:论双轨制的内部张力与协作
法性又来自于坚持道统的儒家学说本身。 无论是士绅还是道统,都是在
理念上独立于皇权(官僚)与政统的同时,实际上与皇权和政统有着极
为复杂的关系。 正是在这个复杂的双轨政治的结构之中,曾国藩与其家
人才会一方面尽量避免参与地方的公务, 另一方面又实际上无法逃脱
与地方公务之间的关联,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与知
县一起,共同推进对于地方公务的改善。 而在推进公务改善的同时,曾
国藩又在不断地提醒家人不能越过某些双轨结构的分离限度。
可以看到,在双轨政治的结构中,理论与实践、国家与地方、私利和
公益相互之间都处于一个巨大且微妙的张力之中。 恰恰是这种张力给
予了这个结构以某种稳定和动力, 并且这种动力的不同偏向会带来地
方官、士绅和庶民的不同处境和关系。 不同时代国家与士绅的关系正是
这一张力结构的不同样态。 例如,明末清初(地方封建化)、雍正时期
(国家专制化)、太平天国时期(地方军事化)等要么从政统出发,要么
从道统出发,都想将保持微妙张力的双轨合并为单轨,却由此带来了中
国政治与社会的诸多巨变。 实际上,这个张力本身就是双轨制度活力的
最重要来源, 既能够通过对于双轨的区分带来地方与政府的相互制衡
和政统与道统的相互制衡,又能够通过有共同目标的人的主观努力,超
越双轨制之间的分离,实现某种政统与道统、官与民之间的合力。 费孝
通所说的民国政治的闭塞,看起来似乎是上下之间的通道的堵塞,根本
上则是这一“双轨制度”及其内部张力的彻底丧失。 他所探讨的政治问
题以及农村地主和乡村经营的问题都是在此意义上接续“双轨”精神的
重要努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卜正民.2005.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张华,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
狄金华、钟涨宝.2014.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J].社会
学研究(5):73-97.
费孝通.1999a.乡土重建[G]//费孝通文集(第 4 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b.乡土中国[G]//费孝通文集(第 5 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c.皇权与绅权[G]//费孝通文集(第 5 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2020.中国士绅[M].玛格丽特·派克·雷德菲尔德,编.赵旭东、秦志杰,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傅衣凌.1961.论乡族势力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干涉———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一个探
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3-97.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