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2024年第6期
P. 69

社会·2024·6

           查的作用。 而在地方层面,曾麟书、曾国潢等能够起到某种自下而上的
           道统作用,正是借用了曾国藩位居中央的政统力量。 总之,不管是位于
           中央的曾国藩还是位于地方的曾家,政统与道统都构成内在张力,既相
           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但是,曾国藩的这种设想在地方上没有一种实际的效力,或者说缺
           少一种落实于地方的能力。 相比之下,曾国潢则体现了一种在地方上实
           际建立权力与威望的努力。 关于道统的理念要想落实到地方,士绅要能
           发挥作用,其实需要士绅家族建立起一定的财力和威势。 曾国潢所做的
           正是在这一实践层面, 但他的做法往往带有一种走向与地方官私利勾
           连的趋势,因此会不断被曾国藩提醒。
               正是 在曾国藩 和 曾国潢的种种行 为 与考 虑 内 含 的 离 心 力 与 向 心
           力、理念与实践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曾麟书主持帮办钱粮之事的重要
           作为。 曾国藩强调道统的重要性,其背后的根本在于士绅为民的理念。
           这种理念在通常的情况下展现为道统与政统的分离,但在真正“为公”
           的努力下,则能成为突破分离的动力。 曾国潢的作为则为曾家积累了财
           力和威势,为曾麟书与朱石翘合作推进事情的落实提供了实际的基础。
               需要被反复提及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至少在已有的记载中,朱石翘
           确实是一个为地方办实事的好官。 因为认可这个好官,曾国藩才能从坚
           持“道统”与“政统”双轨政治的分离中突破,认可家人全力参与帮办钱
           粮这一公事的意义,虽然他仍在不断地提醒此种突破必须有所界限,如
           在捐垫亏空一事上。 可以说,“道统”与“政统”双轨政治的分离之所以
           能够突破,根本上在于二者原初的一致性。
               如果再回到乡绅权力的来源, 那么曾国藩作为京官可以说是曾氏
           家族一切权力的真正来源。 在这个意义上,士绅的权力来自于他对皇权
           的依附地位,也即费孝通所说的士绅的第一特征。 这确实在中国历史上
           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还是曾国藩的
           弟弟曾国潢,他们在地方上之所以有可能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权势,都有
           一个潜在的原因,即在京任高官的曾国藩。 正如费孝通(1999c:485)在
          《论师儒》一文中所说,在中国历史上,道统在实际层面上经常对于政统
           有着很强的依附。事情的复杂性也恰恰在于此,“依附”这一状态同时意
           味着这两者是本质上相互独立的两个脉络。 士绅的身份虽然依赖于科
           举制以及国家官僚体系所给予的身份, 但科举制与官僚体系的根本合


           · 62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