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75

社会·2024·4

           总动力达到 58.49 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到100%。   7  大量研究发现了耕、种、收环节所显露的技术与农民关系的
           变化: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农机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农民对于耕地、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性技术服务的购买已经成为常态
          (韩启民,2015;陈义媛,2019b;李虹韦、钟涨宝,2020)。 相比而言,植保
           方面的机械化相对落后,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植保技术将成为仍
           由农民亲身掌握与应用的为数不多的农业技术之一。 综上所述,本文将
           基于稷县植保技术的案例展开深入分析, 揭示寓于农业转型过程中农
           业技术与农民脱节现象背后的技术剥离机制。
               本文的经验资料主要来自笔者 2019 年 7—8 月和 2022 年 3—4 月
           在河北省稷县的实地调研。 笔者主要围绕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该
           县及其所属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农资零售商、农
           民等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多次跟随政府工作人员下乡,通过参与观察
           的方式见证了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技术项目的实施过程。 此外,笔者还
           查阅了地方县志、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会议记录以及农业
           发展规划等相关文献和数字资料。

                四、 技术嵌入:农业技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变迁

               在政 府 、科 研院 所和 市 场 等 外 部 因 素 的介 入 和 影 响 下 ,稷 县 的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扩 散 的 方 式 和 供 给 主 体 都 在 不 断 变 化 。 本 部 分 从 技 术
           嵌 入的视角出发, 通过梳理分析 1949 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与扩散变
           迁的机制,呈现稷县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与乡土社会关系的动
           态演变,并重点探究技术在嵌入社会的不同模式时农民与技术的关系
           变化。
               1949 年以后,面对巨大的粮食生产压力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家确
           立了以技术促生产的农业发展思路。 从 1951 年起,中央政府围绕农业
                                                  8
           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并通过科层组织体系的建
           立打通技术推广与扩散的渠道, 推动农业技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

           7. 参见:稷县农业农村局内部资料《推广农机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8.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农业 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1951)、《农业技术推广方
           案》(1953)、《农业技术推广 站工 作 条例》(1954)和《关于 农 业 技术 推 广 站 工 作的 指示》
           (1955)。

           · 68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