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14
边缘人与始迁祖:吴景超与潘光旦论迁移
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直接继承了齐美尔所开启的空间与人格
关系的讨论。 20 世纪初,大波来自欧洲和美国南部的移民被充裕的工
作机会吸引,涌入芝加哥,这些移民中的大多数人的生命史中都存在着
同至少两个物理与社会空间的情感和精神关联, 他们如何在与多个空
间的关联中形塑自身的人格是早期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这条线索之下,替代齐美尔理论中“画框”和“有名字的房子”的概念
就是“社区”,社区构成了都市人人格内在一致性和特异性的空间基础。
都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原本在乡村生活中被遏制的种种激情
和天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因为每一种性情都能找到一种空间的表达。
城市中各式各样的社区表达着国籍和种族的差异 (如小西西里和中国
城)以及分工的差异(如贫民窟和工人阶级社区),也表达着品味和激情
的差异(如红灯区、出租舞厅和夜总会)。每个社区与外部社会空间的相
对隔绝保证了其内部的一致性和独特的道德, 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生
活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呈现到了极致”( Park,1984:46)。 这些多姿多彩的
社区使得城市生活有如一幅马赛克, 城市生活中人格的形成不仅仅需
要划定边界的能力,还需要同时生活于多个社会物理空间,即跨越边界
的迁徙能力。“每一个群体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彼此分离且冲突
的世界中生活。 人正是从这多样化的社会群体中拼凑起自己和谐的社
会世界。 这在狭隘的村庄生活中是不能想象的。 ”(Burgess,1984:57)每
个社区内独特的社会生活都是个体人格重要的给养,在这个意义上,都
市生活为现代人的人格塑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机会。 同时,它对个
体也有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边界,把这些迥异的
世界重新统合在一个内在统一的人格结构中。 这艰难的迁徙征程充满
诱惑, 也伴随着风险,“人格的解组正是因为人没能将两个全然不同的
群体的生活准则统合在自己之中”(Burgess,1984:57)。 在《黑城》一书的
介绍章节中,理查德·赖特写下了无数和他一样涌入芝加哥寻求自由的
黑人移民的共同心声,“这个城市有一种粗犷的美感。它要么杀死你,要
么给你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我感受到了这种极端的可能性,这种死亡
和希望的共存”(Wright,1993:xvii)。
芝加哥学派著名的“边缘人”概念正刻画了人格与城市空间的本质
关联以及这一诱惑与危险共存的个体人格塑造过程。 每一个迁徙到城
市的人都要完成从家乡到城市的空间移动, 在这两个社区之间的穿梭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