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100
从农场宿舍到村寨共同体:一个老挝中资橡胶农场的雇工管理个案研究
峰,2021)。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探讨劳工文化属性尤其是劳雇关系,实质是
在讨论一种社会结合的方式。“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社会
结 合 是 人 类 普 遍 的 社 会 需 求 乃 至 心 理 与 生 理 需 求( Baumeister and
Leary,1995)。 所谓“社会结合”,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
及其功能”(麻国庆,1999:112)。 其中,“纽带”既包括复杂多样的血缘、
地缘和业缘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信仰和观念等。在这个意义上,
劳雇关系也是一种社会结合的“纽带”和方式。不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下的劳雇关系和地方传统社会中的劳雇关系区别较大。 在资本主义社
会,劳动者被视为个体,劳雇关系一定程度上被简化为以物质利益为主
的交换,因此其社会结合主要由外在的刚性制度来保障和维持,往往是
较为脆弱和缺乏韧性的。 相较而言,在地方传统社会,劳雇关系在很大
程度上是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嵌入”(波兰尼,
2007:60-61)在整体性社会结合的脉络之中。 可以从克拉克对“交换关
系”与“共同体关系”的区分中理解两种社会结合模式的区别。克拉克指
出,当人际关系是“交换关系”时,物质利益的交换被明确期待和计算,
而在“共同体关系”( communal relationship)中,对物质利益的回报期待会
让位于基于共同体关系的情感与连结(Clark and Mills,1979; Clark, et
al.,1986)。 显然,当劳雇关系是一种“共同体关系”时,随之而来的社会
结合往往会更持续稳固。
虽然“社会结合”与“社会基础”( 徐宗阳,2016)等概念具有一定的
相通性,但“社会结合”显然更能突显本文所强调的不同劳雇关系之间
的差异、劳雇双方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劳雇关系的动态平衡状态等。 劳
雇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作两种社会结合方式的碰撞,即劳
动力个体化下的社会结合方式与劳动力所属 传 统 劳 雇关 系 下 的社 会
结合方式之间的碰撞。 同时,二者互动博弈之后还产生了一种处于结
构化过程中的新型劳雇关系。 在这种劳雇关系中,劳动者不是被动的,
也没有一味地为资本所利用,他们往往会根据地方社会与文化的积淀
抑或社会文化资本,主动构建社会结合的具体形式。 以当代非洲南部
的劳动者为例,他们便始终在主动寻求一种区别于西方自由主义和个
体化价值观的“依附性雇佣关系”。 弗格森(Ferguson,2013)在《依附宣
言》(Declarations of Dependence)中犀利地指出,依附关系不应被视为一
·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