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99
社会·2024·4
本土化进行了考察。 在该范式下, 雇工问题作为一个衍生分支而被关
注, 例如讨论中国经验中的人情世故如何在本土劳工管理中扮演重要
角色(张晓颖,2016),等等。
总的来说, 这两大范式主导下的海外雇工研究虽然为我们提供了
宽广的思路,但同时也带有局限。 局限之一就是削弱了对地方社会微
观文化的特殊性的关注, 这在理论先行的 政 治 经 济学 框 架 下表 现 明
显。 同时,在发展范式下,“中国经验如何落地”的问题预设同样容易导
致对地方文化及地方劳动力内在特质的关注 不 足 。 本 文 将 尝 试 跳 脱
两大范式的既定框架, 深入挖掘海外劳 资 关系 中 的 地 方 性 知 识 及 其
实践。
(二)在“社会结合”中定位劳雇关系
在资本主义市场下,资本家以货币购买市场化的劳动力,再利用其
进行商品生产。 这实际上预设了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具有个体化的支
配权。 在资本主义框架下,这种权利不证自明,因为自由、平等、契约和
个体化(个体利益)等已被视为“天赋人权”(马克 思 ,2018:204-205)。
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个体劳动者常常以“无产阶级”这一
集体形式出现。 但布若威( 2008)认为,这些无产阶级工人其实并不是被
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于是他将“主体性”纳入劳工研究的视
野。 在福柯(1999)“权力”概念的影响下,后续学者将性别、种族、公民
身份等元素也纳入了主体性研究的视阈(Lee,1998;Thomas,1985)。 不
过,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这些研究虽然强调非阶级的范畴,但其真正
的关注点仍然是劳工的阶级关系(闻翔、周潇,2007)。
还有部分学者试图淡化阶级视角, 关注劳工的社会文化属性。 例
如,谢国雄(1997:22-37)基于台湾省劳工研究的经验,引入诸如人观、
时间、空间、因果等“基本文化分类概念”,通过这些概念重新思考何为
劳动者和劳动者如何看待劳动的问题,进而讨论了“劳雇关系是如何被
打造出来的”。在当下的中国,城市资本大量涌入农村社会,触发了深具
乡土特色的劳雇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外来资本常常将以人情为基础的
情感认同策略和以当地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嵌入策略相结合进
行农业劳动力监管(徐宗阳,2016;陈航英,2021;陈义媛,2023)。 简单来
说,这些研究试图发掘错综复杂的经济实践背后的深厚“社会底蕴”(杨
善华、孙飞宇,2015),探寻经济行为背后的“行动伦理”(周飞舟、何奇
·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