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151

社会·2023·3

           在古树山村完成整体规划后,李建柱家的三个儿子各分得一处宅基地,
           这招致了老三媳妇王家慧的不满。 她有两个儿子,一处宅基地显然不够
           他们日后结婚分家用。 为此,三叔李文昭提出以低于村内宅基地交易价
           的价格将他家的一处宅基地卖给王家慧家,因王家慧不愿出钱,此事只
           得作罢。 2013 年,三叔李文昭去世,他的妻子搬到儿子家中居住,邻居
           张大奎想买李文昭家空出的宅基地, 王家慧听闻此事后一直拦着不让
           交易,张大奎气不过与她打了一架。这一架后,王家慧被鉴定为轻微伤,
           可她却认为医院鉴定作假。 2014 年,王家慧到孟河镇政府反映此事。 自
           此,郁县的孟河镇政府开始了与王家慧长达 8 年的博弈。
               上述过程就是本文案例的大致面貌。毋庸置疑的是,既往的信访研
           究已经非常丰富了,那么本文以信访事件为研究案例,其视野和旨趣又
           在何处?
               首先, 政治统合制这一制度—行动逻辑的历史来源和最佳实践情
           境就是信访制度和信访事件。 因此,在本文案例的过程研究中,信访事
           件是最接近于属地责任的“理想型”,也是最适合和最典型的经验现象,
           过程的前后对比更能凸显两个阶段政府行为逻辑的差异。 当然,这并不
           是说只有在信访事件中才会出现模糊边界的清晰化, 只不过在此过程
           中,基层政府“政治单位”的角色面向更为突出。 在现实里,除了信访事
           件,如项目制、运动式治理等都有可能导致基层政府“政治单位”角色的
           突出和责任边界的清晰化。
               其次, 本文研究的是基层政府流动的责任边界而并不仅仅是信访
           过程中的二元互动。 严格地说,王家慧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信访案件,
           而是经历了从行政案件到信访事件的转变过程。 亦因如此,下文并未将
           这一案例置于传统的信访研究中进行讨论———如果仅仅将此案作为信
           访案件,就很容易忽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动性以及基层政府“业务
           与政治”的双重角色面向。 实际上,本文想解释的是一个基层政府责任
           边界流动的过程。
               因此,下文将这 8 年的博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避”阶
           段, 作为业务部门的基层政府有意将责任边界模糊化, 并将责任推给
          “ 条线”部门;第二阶段为“担当”阶段,在属地责任制的压力下,作为政
           治单位的基层政府的责任边界清晰化, 它承担起拦访、 安抚等主要责
           任,同时,通过将村干部行政化的方式为自身分责。 下文试图从上述两


           · 144·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