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19

社会·2023·2

           术的生发和研习活动中,也体现在随顺于自然造化的生活方式中。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原道”为首,强调圣人所谓“道之文”是合于
           日月山川之形象的“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才是“自
           然之道”的原本。 由是观之,“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所有世间万物,无
           需外饰,本乎自然即可。 在“神思”一篇中,他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
           游”的思想,“神”从来不是超然于外的,只是居于胸臆之中,是一个人
           的心志和气质使然,“物”亦不是客观事物,而是由感觉经语言形成的心
           灵投射。 这一切,皆是因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物以貌求,心以理
           应”,《易·系辞上》所说的“圣人立象以尽意”,才是理解“道”之显现的
           关键。 早前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圣人含道 暎 物,贤者澄怀味
           像”,便是此意。
               谢赫“六法”篇幅短小,却是士大夫如何表现自然造化之功的精要
           概括。“六法”虽讲的是人物画法,但仍是普遍适用于各类题材的法则;
           虽以画理为主,但对于文化程式的构造及士人品格的评判皆有价值。 尤
           其是“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法,实则是陶渊明所说“委运任化”这一自然
           之道的最佳说明。 绘画中的生机和韵律,不单指对象的表现形态,更指
           作者内在的修为境界。 就像宋人郭若虚(2019:25)说的那样,六法中其
           他五法皆可学, 但唯独第一法,“如其气韵, 必在生知, 固不可以巧妙
           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一个人若不像天地久
           长、山水流转那样“依仁游艺”,历尽人间百途,尝尽人生百味,便不会
           有 此“ 高 雅 之情 ”,因 此 ,“人 品 既 已 高 矣 ,气 韵 不 得 不 高,气 韵 既 已 高
           矣,生动不得不至”。
               在文明史的意义上,新自然说在名教与玄学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
           发端于魏晋,造极于唐宋。 这种崭新的自然观和人生境界,使得士大夫
           阶层不再通过依附传统的贵族身份而获得文化上的地位, 也不再通过
           寄托于外在的神祇和物质来获得超越生命的力量,而是从内心、日常入
           手,去探寻自然造化与人性深度之间的关联。 此种意义上的政道关系当
           然与西方长达千年的政教关系不同:从人之本身出发,从人参乎天地、
           寄情山水的角度出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才是中国文明构建自
           身神圣性的基础。
               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由小乘转进大乘,再经由天台转入禅宗,逐
           渐摆脱了外在束缚,以一种天真自在的方式落在了日常的天机上。 对士


           · 12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