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24
国际竞争与古代宪章:休谟论光荣革命与英格兰现代政体的形成
样合理的两种诉求之间的冲突。 19
休谟并不排斥专权,他甚至认为在一个动乱 无 休止 的时 代,专 权
对 于 克 服 党 派 冲 突 和 政 治 分 裂 是 必 要 的 (Hume, 2012c:61-65、166、
377)。 不过,国王强化国家力量的努力与一系列不审慎的做法叠加在
一起,最终加剧了议会的猜忌并推动了古代宪章的瓦解。 触发这场革
命的詹姆斯二世,完全违背了当年柯克大法官的告诫。 首先,他无视专
权只能用于个别案例的要求,借助特免权废除宣誓法案,以帮 助 天 主
教徒出任政府公职,“引起了整个国家的普遍警戒”, 唤起了臣民对天
主教的猜忌。 其次,推动宗教宽容的政治图谋在英格兰受挫后,他又在
爱尔兰解除新教民兵的武装并大量吸收天主教徒进入常备军,甚至将
他们安插到军官职位上,加剧了英格兰议会的恐慌。 20 最后,他放纵地
—
挑战法团特许权——按照英格兰的法律传统, 这是连专权都不能违背
的基本权利。 詹姆斯二世对 各 项 权 利 的逐步 蚕 食 , 甚 至 把 托 利 派 议
员———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这个国家的主体部分”———也推向了反对
阵营 (Hume,2012c:454-455、469、479-480、485-486)。 国王自我辩 护
称, 这些举措只是 为天 主 教 徒 争取 宗 教 宽 容 。 但 休谟(Hume,2012c:
520)指出,如果这些“本身值得赞赏”(laudable in themselves)的举措竟
然要以一连串破坏惯例的做法为代价,议会的猜忌乃至反抗就 是“同
19. 休谟在书信中指出,他越写历史就越确信,之前从来没人写出过一部英格兰史,因
为同时代的历史学家都陷入到“无知和偏见”之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能从这种
偏见中挣脱出来”(Hume,1932:179)。 关于休谟的史学工作,我们最常听到的批评是立
场含混,摇摆不定。 不过,这是因为当代学者从未严肃对待休谟的自我评论,误以为这
只是言过其实的自我夸赞而已。 事实上,正是借助重新发现英格兰面临的困境,休谟才
成功地克服了以往作家的党派偏见。 一个重要的例外是当代传记作家莫斯纳(Mossner,
1980:316-318),他在书中特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褒奖:“(休谟)既非议会派也非保皇派,
既不追随国教会也不赞成长老会,他只是一位公允的法官……他能超越党派之见,就像
是一位医生在谈论疫病。 ”
20. 在出版时,休谟选择用“大不列 颠史”(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作 为标题 ,而不 是最
初曾考虑的“英格兰史”。 这一调整尤其能体现休谟的敏锐眼光。 我们需要通过英格兰
与苏格兰、爱尔兰之间的复杂关系,更深入地考察光荣革命。 伊斯雷尔(Israel,2003)为
纪念光荣革命三百周年编辑的论文集令人信服地表明, 革命在当时就引发了全欧洲的
广泛关注, 而且其影响很快波及英格兰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地, 称其为一场改变了世界
政治图景的革命也不为过。 无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修正史学”
研究, 还是伊斯雷尔编辑的光荣革命三百周年纪念文集中对国际处境的重视, 都是对
休谟洞见的进一步发展(Colley,1993;Baumstark,2008:131-140)。 直到今天,这份政治遗
产尚未得到妥善处理。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