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90
家、工厂与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
的客观意义:为家里带来额外的收入,从而解决当时家中最重要的一桩
事情———三福的出师问题。 这同时也可以打开宝珠心中的郁结,作为乡
村女性新的工作选择,工厂让她从“什么都帮不上”的痛苦境地中摆脱
出来。
简而言之,对当时的宝珠而言,进厂务工的意义与工厂无关,而是
与她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家”———相联系。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宝
珠本来并未打算长期务工,而是计划等三福出师后就从工厂回家,与婆
婆、丈夫继续生活。 此时,宝珠对自身社会角色和功能的理解仍局限于
家庭,她的生命意义及其认同也更多是安置于家这个结构之中。
基于现象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勾画宝珠
此时的心态。 无论是宝珠、张婶还是三福,其实都处在同一个“共同成
长”的我群关系( we鄄relationship)中,而且都被赋予了一个相同且稳定的
历史与传统,即一个已有的“社会文化世界”被作为参照框架,但当事人
并不会有意觉察这种框架,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自然世界。 在这个自然世
界中,家的伦理意义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价值,而顺从于长辈与丈夫的要
求是最重要的伦理规范。
在进厂务工之前,宝珠个人的主体性还未形成。此时的宝珠已经拥
有极强的能动性, 这表现在她具有非常强烈的想要为家做些什么的渴
望,并促成了她为了家前往工厂打工这个行为,但此时的她尚未意识到
自我的存在,更没有把自己置于生活世界的中心位置。 换言之,此时宝
珠生活世界的结构是以家为核心,而不是以自我为核心。 这个家又是由
(已故的)张父、张婶、三福和自己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作为家中唯
一的男性,三福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 宝珠的所思所想都是从家这个中
心出发,她自身仅仅是作为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此时宝珠生活世界的结构可以如图 1 所示。
这一阶段家的意义需要在生活世界的结构中来理解。 可以说,家的内容
就是宝珠整个意义世界的结构,而家之外的村庄、工厂等都是从家的角
度来理解和看待的。 宝珠的行为不仅是“为这个家”而做,更可以说是
“作为这个家的一部分”。 家中的伦理就构成宝珠本身, 她从来没有想
过要自己去特意做些什么。 但此时,工厂这一新的事物进来了,这给宝
珠澎湃的生命力打开了一个小的可能。 不过,宝珠和张婶商量前往工厂
的行为并不是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自我在行动, 而仍然是在家的意义上
·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