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31

社会·2023·1


               三、 余波: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巴氏为用”的针刺法止产痛

               1953 年斯大林去世, 中苏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 巴甫洛夫学说失
           去了权威性,其科学性亦受到挑战。 1956 年,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宣传
           部部长哈格尔指出, 过去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过分强调苏联的先进经
           验和科学成就,从而否定 其 他 国 家的科学。 同 年,毛 泽 东( 1977:267-
           288)在《论十大关系》中批评教条主义,强调学习苏联不能全盘照搬,中
           国学习苏联出现了转变。
               1956 年 4 月, 陆定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政治与学
           术、技术的分离,反转性地指出“巴甫洛夫还未成为医学”,毛泽东亦提
           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1:248-254)。
           不同于1952 年时把巴甫洛夫学说作为“真理”,国家在这一时期更为客
           观地看待苏联科学。 陆定一(1956)批评苏联干预学术争论,“自然科学
           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给某一种医学、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
           学学说贴上“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
           类的阶级标签,说中医是封建医学、西医是资本主义医学、巴甫洛夫的
           学说是社会主义等是错误的。 1956 年 6 月,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
           织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贯彻百家争鸣的大讨论;8 月,遗传学座谈会
           召开,标志着科学界学习巴甫洛夫学说出现转向,医学的阶级和政治祛
           魅话语开始出现。
               但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并未退出中国,如《陕西省一九五六年妇幼
           卫生工作指示》仍要求推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                       11  但医学界对无痛分
           娩的推进开始进行反思。 1957 年,林巧稚指出,无痛分娩法是有科学根
           据的,过去在推行时比较急躁,因而发生了一些副作用,但这不能说无
           痛分娩法不好。        12 !在中宣部的讨论中,“很多科学家不满意过分抬高苏
           联科学的成就,贬低别国科学的成就,对科学史问题上的‘俄罗斯第一
           主义’没有多少根据地争发明权,很反感;对过分吹嘘和草率推广组织
           疗法、无痛分娩法等有意见”。              13

           11. 参见:《陕西省一九五六年妇幼卫生工作指示》,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号 244-1-289。
           12. 参见:《非党妇女工作者座谈会结束,邓颖超说大家的意见大部分是好的对整风有很
           大帮助》,《人民日报》,1957 年 6 月 7 日第 2 版。
           13. 参见:《当前科学工作的几个问题(1957 年 5 月 28 日)》,转引自龚育之,1998。

           · 124·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