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30
以人民性为中心的科学实践
荣任务”(陈本真,1952:108)。 从旧社会的苦难到新中国光荣而愉快地
生育,这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医学表现形式:已经把中国人民从各
种压迫中解放出来, 这种不受任何压迫的思想也延伸到妇女分娩的经
历中”(蒋菲婷、吴一立,2016:67)。
《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亦大范围出现成功实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
娩妇女的“现身说法”,她们一致提出对苏联先进科学、人民政府的感激
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舒萱,1952;姚蕙,1952;温明珍、陶浩,1952),更
为中国妇女建立一种了愿景:苏联就是我们可期实现的未来。 从地缘政
治上来说, 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的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西方资
本主义的关键理念 ( Vargha,2018)。 先进的巴甫洛夫思想具有权威性,
同时科学的进步、 妇女的解放将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
必然性。
在这场无痛分娩运动中, 妇女疼痛的言说和沟通本身就包含着妇
女解放的意义。疼痛是一种命名事件的方式,“尽管疼痛是主观现象,但
‘命名’发生在公共领域”(Bourke,2014:6)。 国家层面对妇女疼痛的承
认和“命名”试图使产痛不但作为妇女个体的知觉模式,更成为妇女可
言说的、 具有阶级情感的社会主义医护人员甚至全体人民可体察的公
共事件。 在国家的视域中,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光荣母亲的产痛需
要被倾听、被言说、被解决。妇女的身体是社会主义劳动力量的象征,生
育是妇女最光荣的使命,表达着对妇女价值的国家主义承认和要求:使
产妇们“认识到养育第二代任务的光荣与愉快”(俞蔼峰,1953),提高妇
女生产效率,更好地参加祖国建设(陈本真,1952)
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的推行更面向男性进行生育和无痛分娩的知
识普及。 天津市妇幼保健院工厂保健组除了给孕妇上课外,还要求其爱
人和母亲参与课程,还会在读报组和工人之家进行宣传,更采取“逢会
插一脚”的方式给男工讲解相关知识,有的单位还把宣传无痛分娩法列
入工作计划之中(田秀,1953)。 刘民英作为男性医师对产痛的研究亦使
陈本真叹服于国家对妇女生育疼痛的关注程度, 彰显着国家在解决妇
女分娩疼痛时对传统性别结构的挑战。
由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人民性为中心和品格的精神预防性无痛
分娩形成了科学、阶级和性别叙事,呈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以及基
于科学的政治动员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