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63

社会·2022·6

           语言的现实,并越来越注重用英语发表或传播其学术成果。 国外非英
           语国家中的学术发达国尚且如此,中国也不应例外。 所谓“听不懂”,指
           的是过于强调中国的特殊性,过于采用本土化或非通 用 的 词 汇 ,而 不
           是用国际同行可理解的概念(如边燕杰所说的“本土 知 识 的 国 际 概 念
           化”)来表达。 所谓“听不进”,指的是国际同行即使听懂了,但觉得原创
           性或新意不足,不具有类型普遍性,不是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而不加
           重视。 要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学者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发出中国
           学者的声音,并让国际同行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而不是关起门来
           自说自话。


                                                             责任编辑:冯莹莹


           在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


           1949—1956 年社会组织体系研究提纲

           毛     丹




               一、 引言:本土化与普适度

               持续了好几代人的社会学本土化倡议、 自主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
           中国特色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倡议表达了一种期望, 即在中国社会的
           经验研究中产生中国社会学理论,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 我一向
           赞成这个倡议,并且认为本土化研究及其理论的普适性并非是对立的,
           因为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经典学科, 好的社会学经验研究要产生或检验
           某些理论, 而任何好的社会学理论都会因为科学抽象而具备某种普适
           度。 社会学理论除了有争议的微观宏观分类之外,还可以依据其抽象层
           级而分为小理论小概念、中间理论、宏大理论,而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
           都可以有各自的小理论、中间理论与宏大理论。 人们通常反对用宏大理
           论直接解释具体经验问题,或者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发现一些小理论、小
           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中间理论, 都是因为理论抽象必定意味着理论普适
           性的增加,抽象层级越高,普适性越大,但是普适性增大又伴随着对具


           · 56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