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200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

                一些重要的事件、经历或转变会永久或长期地改变既定轨迹的方向。 本
                文将沿着上述思路考察留守经历产生的长期影响。
                    1. 留守之创:留守及其时长的持久效应
                    发生在生命历程中的某些重要事件如同一个转折点, 可能会永久
                或长期地改变个体既定的发展轨迹(George,2014)。 个体成年后的差异
                可以追溯到生命历程的早期。 童年期留守即可被视为生命历程中的一
                个转折点。 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个体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生活
                从父母陪伴变为父母双方或一方缺席, 这不仅会造成子代与父代的感
                情疏离,负面影响还会泛化到子代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其产生社交退
                缩、焦虑等问题(梁洁霜等,2019),这种影响甚至还会有持续性,影响个
                体成年后的疏离感状况(刘志军、徐芳,2020)。此外,留守经历也会影响
                个体的幸福感,比如,有童年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
                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周春燕等,2014;姚远、张顺,2018)。 成年群体
                作为青年学生的宽泛外延,虽然在时间线上距离过往留守经历更久远,
                在群体身份上内部组成更复杂多样, 但留守作为个体人生轨迹中的重
                要事件和关键转折点,对幸福感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会消失。 因此,本
                文提出留守经历的“长期效应假设”:
                    假设 1:与没有留守经历的个体相比,有童年留守经历者成年后的
                幸福感更低。
                    个体暴露于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时间越长, 产生特定结果的可能性
                就越大( George,2014)。 默顿在对科学界职业分层的研究中发现了“累
                积优势效应”(Cumulative Advantage), 即科学家早期职业绩效的回报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并在职业后期产生更大的成功(Merton,
                1968)。 也就是说,个体或群体建立在关键性资源(如职业地位、财富或
                健康)基础上的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有利条件可能带
                来更多的有利条件,这是一个不平等不断累加的过程。 同样,不利条件
                增加了新的不利条件出现的可能”(埃尔德,2002:440)。 不同于职业分
                层研究中对累积优势的关注, 不平等研究更聚焦于累积劣势(Diprete
                and Eirich,2006;石智雷、吴志明,2018)。 关于种族不平等的研究发现,
                少数族裔的高学历者在就业市场中更不容易找到与教育水平相称的工
                作,一旦出现“教—职”错配,他们就会被长期分配在该职业位置上,并
                且这种错配会给他们带来持久的“伤疤效应”,即最初的错配会产生累


                                                                          · 193·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