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98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
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方面仍然存在争论,但多数研究认为,父母的陪伴、
照料和关爱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留守经历
会给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Bonke and Greve,2012)。
首先,留守经历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父母外出务工
不仅会降低留守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简称 BMI),增加
留守儿童的患病概率 (Schmeer,2009; 李钟帅、 苏群,2014; 赵晓航,
2017),还会增加儿童沾染不良习惯的风险,如吸烟、饮酒、沉迷于网络
等(Gao,et al.,2010;王锋,2017)。 而且,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两个不同
的世界”,降低了亲子间情感交流的频率,致使留守儿童不仅与父母的
情感出现疏离,还会产生冷漠、内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表现出人
际关系敏感、社交退缩、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特征(叶敬忠等,2005;
Lahaie,et al.,2009;陆继霞,2011;刘志军,2021)。 随着年龄的增长,留
守儿童的这种负面情绪不仅没有被消减, 反而会在社交心理上呈现从
自我孤独向社交回避的“内化→外化”转变(张婷皮美、石智雷,2021)。
其次,留守经历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具有中短期效应。 有研究发现,
即使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子女的童年期返乡, 也不一定会逆转或弥补曾
经缺席的后果,有留守经历的儿童在情感交流、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
等方面依然面临社会心理障碍 (Zhao,et al.,2017;Wang,et al.,2019)。
并且,留守经历会对个体成年早期产生影响。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不仅
消极情感更多,还呈现留守时间越长,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程度越低的特
点(王玉花,2010;周春燕等,2014;姚远、张顺,2018)。 对有留守经历的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研究也发现, 留守经历一方面会对人际交往产
生负面影响,留守时间越长,社交困难越大(刘志军、徐芳,2020),另一
方面,也会使其更有可能处于精神健康高危状态(刘志军,2019)。
此外,不同阶段留守对留守者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不过,究竟哪一
阶段的留守带来的负面冲击更大尚存争议。 有研究认为,幼儿期的留守
经历对个体造成的影响更大, 不仅会对留守儿童的当下心理健康产生
最大的负面影响(Liu,et al.,2009),还会对留守者青年早期的主观福祉
造成最严重的负向冲击(姚远、张顺,2018)。但也有研究发现,各阶段留
守对个体成长发展的不同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相同: 就社交困难
而言, 小学及初中阶段留守造成的消极影响最明显 (刘志军、 徐芳,
2020);就精神健康而言,学前和初中阶段留守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刘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