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94
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
连阔如.2019.江湖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
凌鹏.2019.京剧《四进士》中的“异乡人”与好人———论明清社会中“差序格局”的另一面
[J].社会 39(6):62-86.
刘绍棠.2018.村妇·荆钗[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刘小萌.2000.旗人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英男.2011a.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一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刘英男.2011b.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二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刘英男.2011c.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四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刘英男.2011d.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五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鲁迅.2005.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鹿智钧.2019.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马六甲.2007.笑匠杂笈:马志明表演相声选集[M].天津教育出版社.
倪斯霆.2012.旧文旧史旧版本[M].上海远东出版社.
彭庆鸿.2020.“利益”与“道义”之间———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生存 逻辑[J].民
族艺术(2):151-160.
溥杰.2000.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G]//晚清宫廷生活见闻.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王思斌 .1987.经济体 制 改 革 对 农 村 社 会 关 系 的 影 响 [J]. 北 京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3):26-34.
王文章.2004.高英培表演相声精品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玉茹.2007.近代中国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2021.汪曾祺全集 1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吴飞.2011.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 念的再 反思[J].开 放时代(1):
112-122.
吴宗祜.1984.北京的棚行[G]//北京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北京出版社.
薛宝琨.2012.相声大词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薛宝琨.2015.中国的相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 格局”
的“ 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6):51-58.
张继焦.2004.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
研究( 6):50-59.
张立林.2005.相声名家张寿臣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赵园.2014.北京:城与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震钧.1982.天咫偶闻[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中 国 民 间 文 学 集 成》全 国 编 辑 委 员 会 .2008. 中 国 歌 谣 集 成(天 津 卷)[M]. 北 京 : 中 国
ISBN 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2009.满族社会历史调查[M].
北京:民族出版社.
周飞舟.2015.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J].社会
35(1):26-48.
周飞舟.2019.慈孝一体:论差序格局的“核心层”[J].学海(2):11-20.
Rea, Christopher. 2015.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k, Perry. 2016.“Xiangsheng: Chinese Comic Dialogues.” In Pop Culture in Asia and
Oceania: Entertainment and Society around the World, edited by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ABC-CLIO.
责任编辑:黄泽宇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