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25

社会·2022·3

           级和国家的大众时尚为目的,以“救亡图存、发扬国光”为最高理想的转
           型机制。 而近代京剧也在“为艺术而艺术”与“为社会而艺术”之间找到
           了现实平衡,这使得京剧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风靡全国,成为跨越不
           同社会阶层的时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高雅艺术的代表。 基于此,
           下文将进一步总结近代京剧转型过程中的机制与特点, 并结合今天京
           剧的具体情况思考其中的得失。
               (一)高雅化与跨阶级性
               京剧的“高雅化”并非出于适应社会等级和审美区隔的需要,尽管
           在其高雅化的过程中,上述因素也在发挥作用。 京剧自诞生之初就具有
          “矛盾性”: 一方面, 它是由于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徽汉合
           流”而生的,京剧天生就带着“内廷供奉”的“荣誉”任务;而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中,京剧又紧密地与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 因此,我们很难说京
           剧的“高雅化”是为了“区隔”,以形成不同群体间的比较标尺。 区别于
           莱文( 2017)关于莎士比亚剧作“高雅化”的论述,京剧在“高雅化”过程
           中并没有排斥普通大众,而是更多地在“游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众
           能够接受的审美趣味 (郭宝昌、 陶庆梅,2021:60-62); 也不同于鲍曼
          (2020)对好莱坞电影“高雅化”的探讨,京剧自诞生之初就不是下里巴
           人,而是同时流行于各个社会阶层中;更不同于迪马乔(DiMaggio,1987)
           所举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的例子,京剧的“高雅化”不是精英阶层为了实
           现 区隔 、分 类 以及 商 业 利 益 的产 物 ,而 更 多地 受 他 们 的“理 想 ”与“趣
           味”驱动。在民国时期,剧院老板对京剧发展的影响远小于由文人、资本
           家、官僚组成的“捧角儿家”,后者主要服务于艺术及艺术家本身。 由梅
           兰芳等人所提倡的京剧“昆曲化”“高雅化”运动,实质上就是为了使它
           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需要。换言之,京剧的“高雅化”不是要获取某个阶
           级的青睐,而是为了获得“现代人”的认可。 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
           即便是胡适、余上沅、梁实秋等接受过现代西方教育的新文人,在“国剧
           运动”“梅兰芳访美”等事件后,也笃定地认为京剧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
           的中国艺术形式。
               (二)工具化与去商品化
               如上文所述,在谭鑫培的时代,京剧还是“亡国之音”,但“国剧运
           动”之后,通过梅兰芳、周信芳等伶人及文人团体的努力,京剧逐渐起到
           了启发民智、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 因此,当西方艺术试图突破理性化


           · 118·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