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26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
和现实主义的影响时,京剧走向了它们的反面。 本文认为,这是京剧作
为传统艺术在现代性冲击下的一种“自我救赎”,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传
统的“种子”才得以与现代的“进步”“革命”“人民”等观念相结合,从而
获得新的生命力。但是,这种“工具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京剧艺
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传统京剧中那些“不合时宜的表达”和相关艺术
手段的抛弃也或多或少使这门艺术“窄化”,那些看起来毫无思想价值
的“玩笑戏”变得可有可无。 换句话说,京剧“工具化”的根本目的是使
艺术贴近社会,但是其发展过程又呈现出了相反的趋势。
如果说,京剧的“工具化”是迎合社会思潮以推动自身发展的话,那
么京剧的“去商品化”则试图改变社会对京剧的认知,进而获得艺术的
自主性和本真性。 在梅兰芳赴美演出的过程中,中美两国的知识分子起
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齐如山( 1995:1142)在分析此次演出大获成
功的原因时,专门谈到了他们为何能够获得学界的支持。
我们没出国时, 就没有用商业的形式与任何方面交涉,
有很多事情都是由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替我们接洽。 司徒
校长认识的自然是学界中人多, 因此一起头就是由学者的提
倡介绍, 所以社会上就明白梅君是一个大艺术家, 是来沟通
两国文化的国民大使, 不是一个普通演戏的, 不是为做买卖
而赚钱来的。 社会上有了这个观念,梅君的身价,自然高了许
多。 所以学界更是特别注意。 (齐如山,1995:1142)
从田际云提倡废除“相公堂子”开始,这些京剧艺人都试图改变社
会对他们的不良印象。 然而,这种印象的改变并非一日之功,如齐如山
(2014:211)所说,无论政界、学界的人对伶人的艺术造诣如何欣赏,彼
此关系如何密切,一旦到了文字层面,就绝不会和他们以兄弟相称。 这
多少与中国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有关,即便是在西方,纯以
金钱论艺术也是对艺术的一种侮辱, 京剧如果无法改变纯粹的商业性
质就不可能得到社会上层的根本认同。 亦因如此,梅兰芳等人“去商品
化”的努力不仅是想让京剧获得自主性,变得更加“艺术”,同时也是为
了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不致成为上流社会的“玩意儿”。在今天
看来,这两个目的差不多是完成了,但也产生了一个尴尬的后果:京剧
的“去商品化”取向使其在当今社会或多或少失去了自主生存的能力,
进而陷入了清朝中后期昆曲面临的窘境中。
·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