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225

社会·2022·2

           248)。 不同婚姻教育匹配模式下,家庭文化资本转化的形式与路径也存
           在差异。 马斯劳斯卡特(Maslauskaite,2021)认为,布迪厄指出的具体化、
           客体化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Bourdieu,2018:145-161),既融合在父 母
           为子女提供的家庭氛围、高雅文化活动参与之中,又体现在父母的育儿
           实践中。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会将有关学业的价值观如教育效用、
           学 业 价 值 等 传 递 给 子 女 , 促 进 其 获 得 良 好 的 学 业 表 现 ( Bowen and
           Bowen,1998;周皓,2013)。 因此,社会学家认为,良好的亲子互动与亲子
           关系才能激活家庭的文化资本(Ream and Palardy,2008),实现教育的代
           际传递( Lareau and Hovart,1999);如果亲子关系不佳,即使家庭拥有高
           水平的文化资本,也难以实现代际传递(Coleman,1988b)。
               综上所述,在教育代际传递的机制研究中,学界对于“家庭文化资
           本→资本被激活的程度→代际传递”这一路径的探析尚不明确。 笔者认
           为,激活文化资本不仅需要亲子互动,还更依赖家庭内部高水平的共同
           养育联盟。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提出“双系抚育”概念,认为家
           庭的抚育功能不应由夫妇一方单独承担, 而需双方共同把子女抚育成
           人 (费孝通,1998:116-170), 但这一概念未涉及双系抚育内部的合作
           性。 共同养育联盟是一种内化的、充满情感的关系,是配偶有效履行育
           儿责任的基础,其不仅强调父母角色的不可缺失,而且比传统的家庭教
           养(抚育)更关注父母双方的合作,包括育儿的角色分工、互动性以及父
           母自我角色的调节与适应。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能力决定了共同养育联盟能否被建立以及建
           立水平的高低。 经验研究显示,父母为子女提供的物质和时间投入对子
           女发展的影响效用较大(Bianchi,et al.,2004),但父母自身的能力和偏
           好会限制这种投入的数量和质量(Hill and Taylor,2004)。 家庭缺失理论
           指出,收入较低的父母往往较少参与子女的教育,更有可能采取消极的
           教育方式( Conger and Donnellan,2007)。 相比之下,受过良好教育、具有
           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能为子女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 采取更为积
           极的策略参与子女教育(Guryan,et al.,2008)。 这势必有助于在高等教
           育同质婚家庭内部建立高水平的共同养育联盟, 进而激活家庭中的新
           型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产生积极影响。 也就是说,在不同水平的共同
           养育联盟中,新型家庭文化资本的代际回报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共同养育联盟能否被建立 以 及 建 立 水平 的高 低 还 依 赖 于 家庭内


           · 218·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