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220
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与子女学业表现
育联盟则有利于降低父母的育儿压力, 提高父母的育儿投资和参与能
力(McBride and Rane,1998),进而提高子女的社 会 情 感 能力与个 人成
就(Abidin and Brunner,1995)。
随着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社会不平等在家庭内部的再生产,加之父亲
与母亲的社会性别角色影响着家庭养育者角色,有关共同养育的研究变
得越来越重要( Feinberg,2002)。 因此,仅从阶层视角探讨父母教养行为
与亲子关系模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路径不足以解释不同婚姻教育匹配
模式下教育的代际传递机制。 尤其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传统的
父权制观念影响深远,探析父母如何建立高水平的共同养育联盟以激活
新型家庭文化资本在中国更具本土化的意义。 婚姻教育匹配内隐了资源
的聚合、父母教养观念的一致性以及角色分工,这三大因素影响着家庭
共同养育联盟的水平, 致使新型家庭文化资本被激活的效率存在差异,
影响教育的代际传递。 本文基于 2015 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
OLS 模型和多分类中介效应方法,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父母的婚
姻教育匹配对子女的学业表现有什么影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如何?(2)
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模式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是否因子女的性别而
异?( 3)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模式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本
研究不仅为教育代际传递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突破了社会分层及社会
流动研究中的性别盲点,而且对弱化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具有较为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尽管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解释了父母文化资本在社会优势地
位传递中的作用,但是,文化资本对子代的影响不能单从家庭“存量”的
角度去解释。 一方面,家庭的文化资本会在夫妻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再
构建为新型家庭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只有被激活才能实现代
际传递。 由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缺乏社会性别视角,无法解释共同养育联
盟中父母的性别角色分工情况, 即父母教育的代际传递研究存在一定
的性别盲点。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拓展了原有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联结
婚姻与养育系统,补充了新型家庭文化资本的概念,基于性别视角探讨
家庭共同养育联盟的作用机制。 笔者认为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对子女
学业表现的影响存在两大作用机制:其一,由于婚姻的选择作用,父母
·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