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218
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与子女学业表现
生产的“温床”。
婚姻教育匹配对于我们理解教育的代际传递十分重要, 但是在社
会分层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及布劳—
邓肯地位获得模型解释了教育代际传递的相关路径, 其中父母的受教
育水平始终被视为家庭文化资本的关键性要素( Bourdieu,1996),父亲
受教育程度或父母两人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方对子代的教育获得具
有重要影响(Blau and Duncan,1967;吴愈晓 等 ,2017;罗 楚 亮 、刘 晓霞 ,
2018)。 由于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仅考虑了父
亲的分层位置 (周怡,2009)。 当教育代际传递的研究依赖于单一性别
时, 父亲或母亲的经济地位被单独考量(Davis鄄Kean,2005;Steinmayr,et
al.,2010), 忽视了父母间受教育程度相对高低对子女教育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例如,家庭中受教育程度具有优势的一方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因
父母性别角色而异)( Maralani,2013)。 因此,这种“性别盲点”的存在是教
育代际传递研究领域的重大缺失。
婚姻教育匹配是形塑经济流动性 资 本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Butler,et
al.,2008),催生了不同婚配模式内部的“新型家庭文化资本”。布迪厄指
出,资本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资源聚合,并且依个体所拥有的资本规模
可在不同的场域下发生资本形式的转化( Bourdieu,2018:243-248)。 新
型家庭文化资本实则是个体文化资本的解构, 通过婚姻实现家庭资源
的聚合与代内交换,并在与婚后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互动中被再构建。
当个人与配偶有利(或不利)的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在家庭
中累积,并通过家庭场域或其他路径转化资本的形式,致使不同婚姻教
育匹配模式下的新型家庭文化资本存在显著差异(Blossfeld,2009)。
教育的代际传递并不是子女对现有家庭资本的垂直化继承。 如果
说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强调资本的累积和转化实现教育的代际传递,那
么科尔曼的资本理论则更强调互动性下的代际传递。 科尔曼(Coleman,
1988a)将社会资本的概念置于“社会网络的结构形态属性”框架中,强
调社会资本内嵌于亲子关系之中,如果亲子关系质量不佳,即使家庭拥
有高水平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会以消极的方式被传递,甚至不会发生
代际传递( Coleman,1988b)。 令和帕拉迪(Ream and Palardy,2008)认为
亲子互动是激活文化资本(activ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的关键因素,文
化 资 本 只 有 被 激 活 才 能 实 现 教 育 的 代 际 传 递 (Lareau and Hovart,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