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10

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与个体选择:初中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

                第一次追访。 92%的学生完成了追访,有效样本量为 9 449 人。 本研究
                对 缺 失 数 据 进 行 链 式 方 程 多 重 填 补 (Multiple Imputation based on
                Chained Equation)。 根据学生成绩结果变量的缺失情况,最终得到分析
                样本为 9 330 人。     8
                    (二) 变量介绍
                    1. 学习成绩
                    CEPS 收 集 了 学 校 提 供 的 学 生 在 2013—2014 学 年 和 2014—2015
                学年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学科成绩。 本文将学生单科成绩按照每个
                学校的成绩分布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将数学、语文和英语标 准
                化成绩的平均分处理为总成绩。 考虑到课外补习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反
                向因果问题,在分析倾向值模型时,模型加入了七年级时的学习成绩。
                在探究课外补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时,模型的因变量设定为八年级的
                学习成绩。 在敏感性分析中,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课外补习对学生认
                知能力的影响。
                    2. 课外补习
                    “是否参与课外补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变量。 为了综合研究课外
                补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本文将“整体补习”(“是否参与语文、数学和
                英语补习”)作为核心二分自变量(“参加课外补习”=1,“没有参加课外
                补习”=0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据的限制,分析中使用的课外补习
                变量并不能反映补习的质量。 同时,因为已有研究表明课外补习和补习
                时段对不同学科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所以在敏感性分析中,本文进一
                步分析单科补习和假期补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3. 协变量
                    个体、家庭、学校等层面的因素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倾向,
                同时作用于学习成绩,因此,在分析中,这些因素作为协变量被纳入以
                探究它们对课外补习选择及其效应的影响。 首先, 协变量包括学生个
                体、家庭和父母教育参与等变量。 模型中学生个体层面的变量包括:学
                生七年级的标准化成绩、性别(“男”=0,“女”=1)、年龄(年)、民族(“非
                少数民族”=0,“少数民族”=1)、 是否为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0,
               “独生子女”=1)、户口(“城市户口”=0,“农村户口”=1)和学生空间流

                8. 根据范黑帕尔(Von Hippel,2007)的研究,在进行多重填补时应该加入因变量,但在分
                析时应还原因变量中的缺失值,从而确保回归分析中估计的准确性。


                                                                          · 103·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