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108

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与个体选择:初中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

                    “积极选择假设”认为,最有可能付诸行动的个体获得的收益最大。
                课外补习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
                难以承担这些成本,因此缺乏参加课外补习的机会。 从学校教育的评价
                机制和过程来看, 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经常被老师视为父母是否重
                视子女教育的表现。 在被精英主义左右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最有可
                能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偏向(吕鹏,2006)。 优势家庭
                的孩子拥有更多参与课外补习的机会和资源, 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
                得更高的收益,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积极选择假设”印证了教育
                领域中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尤其是既得利益群体对自我优势地位的维
                系,从而扩大教育不平等。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最有可能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从中获益最大,并且获益的
                学生来自优势阶层家庭的可能性更大。
                    “消极选择假设”认为,最不可能付诸行动的个体获得的收益最大。
                父母选择课外补习不仅是基于理性选择, 同时也是受到同辈竞争压力
                的影响。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父母选择让子女参与课外补习并非单纯
                为了提升应试能力, 而是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基于对子女教
                育的忧虑而做出的从众行为。 反之,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社会经
                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家庭在选择是否让孩子参与课外补习时会有更加慎
                重的理性思考,目标性也更强。同时,从公共教育鼓励公平的角度出发,
                学校教育过程和评价机制应该更倾向于鼓励和肯定弱势家庭的教育参
                与。 当弱势家庭的孩子获得课外补习机会时,他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会
                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使学习成绩得到提升。“消极选择假设”反映了教
                育领域弱势群体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参加课
                外补习会缓解教育不平等。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2:最不可能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从中获益最大,并且获益的
                学生来自弱势阶层家庭的可能性更大。
                    “中间选择假设”认为,具有中等参与课外补习可能性的个体获得
                的收益最大。 虽然参与课外补习的机会不均等会导致课外补习效应的
                差异, 但已存在的教育结果差异会进一步影响参与课外补习的机会和
                效应异质性的关系。 优势阶层家庭的孩子具有相对较高的学业成就,而
                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巨大投入和高质量学校教育基础之上的。
                对于优势阶层家庭的学生而言, 参与课外补习仅仅是激烈家庭教育竞


                                                                          · 10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