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社会》2022年第1期
P. 24
落“地”生“根”:中国近代工业创成中的传统治理策略
请湖北给发公款钱十万串, 仿照制造局责成在官”(徐元基等,2016a:
33)。那么,盛宣怀为什么突然对企业性质做出如此重大的变更?这一关
于煤厂性质的变动又与本文讨论的主题有什么关联呢?
事实上,盛宣怀此文大部分篇幅并没有议论“改归官办”,而是集中
在对“湖北煤厂应归湖北筹办”这一问题的讨论上。
如磁州、台湾、祠山、乐平、潍县、池州等处,俱经勘议而未
成。 窃尝思其不效之故,由于本省官民与客官、客商情谊不洽,
譬诸人之一身,上中下三焦不通,即成膈症。 于是筹思各省矿
务应归各省自办,而使官、商、民同溥其利,则三焦通矣。 (徐元
基等,2016a:32)
盛宣怀在这里用了一个中医的比喻,他认为办矿过程中官、商、民
22
的关系譬如人体三焦, 三者之间不存在主次关系,但它们的配合情况
却是事情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矿务大潮中多个地方出现危机,其根本
原因在于勘议时出现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在于本省官、商、民对
开矿将威胁地方利益和地方治安的判断, 正是这种判断和相伴相生的
抵制行动导致了办矿总体进程的“ 瘀滞”。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办矿过程
中的地方问题,就必须以“利”通“三焦”,通过一种恰当的利益分配方
式减少本省人和外省人以及官、商、民之间的矛盾,最终达到解决地方
阻力的理想效果。
具体到本文案例, 盛宣怀这一说法与我们看到的湖北开采煤铁招
商总局所面临的环境阻力是相互印证的。 在当时的湖北,即使是兼署湖
广总督的翁同爵都对开矿心存疑虑, 而下面的地方官和基层士绅更是
对总局的工作万般阻挠,认为这将有损地方秩序,对地方有害而无益。
在盛宣怀看来,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在于让地方感受到开矿的好
处,把开矿变成与地方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 只有苦志经营,着重强调
“利归本省”,才能让“异议者始熄,斯役方底于成”。
而让盛宣怀心焦的问题是,在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股份招定,规模
初具”的时候,出现了与“利归本省”的做法相龃龉的传闻。 据传,李鸿
章欲令湖北煤股十万归并于轮船招商局的总账中, 让轮船招商局的筹
22. 三焦为人体器官名,系六腑之一,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灵枢》有“上焦如雾,中焦
如沤,下焦如渎”的说法,可见三者功能并不相同。 三焦不通,可能会使清气不升、浊气不
降,导致各种疾病。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