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社会》2021年第6期
P. 59

社会·2021·6

           权的边际成功概率提升越多,效果就越明显。 此外,激励权的下放将增
           大任务风险,推高组织成本。从直觉上看,当任务风险较大时,如果任务
           的难度低,激励权下放对激励效果的提升不明显,委托方会更偏向自己
           掌握验收权与激励权以规避风险。 反之,当任务风险较小时,如果任务难度
           很大,此时提升激励效率成为主要考虑,委托方更倾向于下放激励权。
               机制 2:验收成本节省与验收效果降低之间的权衡
              (1)验收真相概率的下降!!由假设 2 可知,管理方验收时更有可能
           与代理方串谋,从而降低发现真实产出的概率,降低验收效果。 从直觉
           上看,当任务产出容易查证,管理方或委托方行使验收权的验收效果差
           异不明显时,验收成本的节约就成为主要考虑,委托方更偏向下放验收
           权。反之,若任务产出难以查证,提高验收准确性就成为当务之急,委托
           方则更倾向于自己掌握验收权。
              ( 2)管理方的策略性隐瞒 当同时拥有验收权和激励权时,管理方
           事后可能策略性地隐瞒验收结果,造成信息扭曲。 管理方隐瞒真相的动
           机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将消减管理方验收的成本优势。 图 3 总结
           了以上假设和机制。

















                                    图 3:假 设 与 机 制
               上述假设与机制表明, 不同的治理模式会通过三类任务属性的差
           异影响治理模式的组织成本,从而决定最优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化。

                四、 一般控制权理论范式的应用: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

               (一)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分类与现实对应
               在中国政府治理中,对应“委托方—管理方—代理方”三层委托代


           · 52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