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12

权力空间与治理绩效

                现程度来衡量治理绩效, 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从上级政府对社区治理
                成效考核的角度来设计测量指标。 而社会资本视角更多的是自下而上
                从居民感知角度来对治理成效进行测量, 操作化为居民对治理工作的
                满意度等指标。
                    虽然两种视角分别从政府和社会两个治理主体出发考察了影响社
                区治理绩效的相关因素, 但都没有注意到社区治理在城市空间中的差
                异性。 社区治理实践并不是发生在均质的城市空间,而是受社区空间区
                位的影响。 处于城市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社区受到的关注度不一样,能够
                享受到的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也不一样。 近些年来,尽管各地政府
                都在大力提倡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但人们还是能感受到城市
                公共管理和服务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因此,本文尝试将空间视角引入
                对社区治理绩效的考察, 并试图分析在社区治理绩效上呈现的空间差
                异性背后发生作用的具体机制。
                    (二)社区研究的空间视角
                    关于空间的讨论,列斐伏尔(Lefebvre,1991)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
                将以往作为社会事件和社会互动发生背景的空间引入分析的核心,探
                讨了空间的政治和社会意涵, 并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空间进行了反思和
                批判,指出空间不只是物理存在,还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产物,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直接启发
                了福柯、卡斯特、哈维和苏贾等对空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空间作为新
                的研究视角为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带来新的分析工具 (景天魁,2012;文
                军、黄锐,2012)。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 芝加哥学派”最早从空间视角考察社区,他们
                提出了同心圆模型、 扇形模型和多核心模型等来讨论城市各类型社区
                的空间分布形态和结构特征(帕克,2016)。 在此基础上,麦肯齐从“集
                中”和“离散”两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的变动过程,动态地分
                析了各类型的社区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叶涯剑,2005)。“芝加哥
                学派”对社区类型和空间差异的关注启发了后续对社区分化的研究,空
                间差异既是社区分化的结果,同时又加深了社区分化(肖林,2011)。 20
                世纪 50 年代,以谢夫凯、威廉姆斯和贝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社会区”
                ( social area) 的概念和方法来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以及影响城市
               “社会区”分异的主要因素(Shevky and Williams,1949;Bell,1955),他们


                                                                          ·  5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