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11
社会·2021·5
第一,制度能力视角。 使用该视角的研究者借鉴了“制度能力”这一
由西方城市治理理论发展而来的分析性概念。“制度能力”是指在一个
场域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地方能力或地方文化,使政府机构、商业部门
和市民社会能够形成协调合作、资源整合的氛围,对当地治理和发展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Healey,1998)。 该视角比较偏向关注社区治理中具
有行政性色彩的治理主体,如居委会。 孙小逸、黄荣贵(2012)将居委会
的制度能力操作化为内部组织动员能力和外部资源获取能力, 他们通
过对上海 45 个小区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居委会的制度能力与社区
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陆晶婧( 2013)也采用了这一分
析工具,发现居委会还是主要依赖社区积极分子网络,以及人情、面子、
互惠等手段开展工作, 但传统的内部动员模式在开展社会控制类行政
事务时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奏效,因此,居委会需要与社区以外的政府部
门、事业单位、商业机构、市民团体等力量合作,共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
各种问题。 这种协调合作、资源整合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对社区治理绩
效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第二,社会资本视角。 采用该视角的研究者对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
成效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已基本达成共识。 该视角比较偏向关注社
区治理中的社会主体。 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绩效的影响在于社区认同
和社区信任的形成。 社会资本增强社区认同感,为社会协同提供信任基
础,同时,社会资本所蕴含的社会网络也是实现社会协同的基础。 罗家
德等(2014)将社区认同、社区信任引发的社区交往、社区参与量化为关
系型社会资本,并发现它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也有学者发现
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绩效的影响不同,比如,陈捷、卢春龙
(2009)将社会资本区分为共通性社会资本和特定性社会资本,前者是
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与开放性的社会网络, 后者是局限性的社会信任与
封闭性的社会网络;前者对社区治理有积极作用,后者对社区治理有消
极作用。
以上两种研究视角分别强调了不同社区治理主体对于治理绩效的
影响, 制度能力视角关注行政主体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对
社区治理的影响, 社会资本视角则关注社会主体相互之间的网络、认
同、信任等要素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于社区治理绩
效的测量也不尽相同。 在制度能力视角下,研究者用行政主体的职能实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