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68
纵向约束体制
政治原理,提出以民权约束君权的设想,所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
宗羲(1981:37)提出的“治法”之一,是仿《左传》“郑人游于乡校”之意,
以“学校”为集合公议之所:“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
于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然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天子
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
是于学校。 ”特别是郡县学校,被赋予了地方议会的某些功能:“郡县学
官,毋得出自选除。 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 ……郡县朔望,大会一邑之
缙绅士子。 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 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
则伐鼓号鸣之。 ”(黄宗羲,1981:45-47)按照这一设想,郡县学校就在
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民(地方社会精英)参与地方政治和地方治理的代议
机构。
清末,西方议会思想进入中国,人民参政的思想遂与议会制度相结
合,开始向民主思想演变。 这种思想演变的一种表现是为西方议会制度
寻求中国传统的合法性,从而也给民本思想赋予了新的民主内涵。 梁启
超在《古议院考》中力辩中国虽无议会之名,但议会之意古已有之。梁启
超( 1936)问:“敢问议院于古有征乎? ”曰:“法先王者法其意,议院之
名,古虽无之,若其意则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下也。 其在《易》曰上下交
泰,上下不交否;其在《书》曰询谋佥同,又曰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其在
《周官》曰:询事之朝,小司寇掌其政,以致万人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
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
也;《 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 ”这种为议会制度提供传
统合法性的策略也为清廷筹备立宪机构所采用。 1908 年 7 月,《资政院
奏拟订资政院院章程折》云:“窃维立宪国之有议院,所以代表民情,其
议员多由人民公举。 ……《大学》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孟子》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皆此理也。 昔先王致万民于外朝而询
国危、国迁,实开各国议会之先声。 ”(夏新华、胡旭晟等,2004:83)同月
《宪政编查馆会奏各省咨议局章程及按语并选举章程折》云:“中国向无
议院之说,今议倡设,人多视为创举,且视为外国之法。不知虞廷之明目
达聪,大禹之建 鞀设铎,洪范之谋及庶人,周官之询于外朝,皆古义也。
古昔盛时,无不广采舆论以为行政之准则者,特未有议院之制度耳。 ”
( 夏新华、胡旭晟等,2004:104-106)
当然,清廷所设立的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与西方国家的议院不同,
·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