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70

纵向约束体制

                最大难题是如何约束皇权。 对于这一问题,历史上的学者先后提出两种
                理论:“虚君论”和“君主立宪论”。
                    1.虚君论
                   “虚君论”是指,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君主必须谨守“清静无为”的治
                国之道,做一位不自操事的“虚君”,而由宰相处理政务,承担实际的行
                政责任。 汉代贾谊设想的“大一统”体制就是以“虚君论”为基础,“人君
                处虚位,以持政治之统;而实际代人君来统治的,是品德才能在人君之
                上的师或友”(徐复观,2014:122-123)。 所谓“师友”,是指其贤能足以
                任宰相之人。      24  徐复观(2014:123-124)说:“贾谊虽视皇帝至高无上,只
                是为了巩固天下的统一。 而以皇帝为代表的政治结构,却是集天下贤德
                之人的共同统治,皇帝垂拱无为,实际是一种虚君制度。 ”                        25
                    虚君制度有一种功能, 即有助于解决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监督问
                题,只有君主作虚君,不自操事,才有可能代表人民监督操事的宰相和
                大臣。 此外,虚君制度还有另一种功能,那就是君主传子与宰相传贤相
                结合,有望实现一种平衡:传子者地位安定,传贤者随时更换,中央政府
                既能新陈代谢,而中枢又不至于发生动摇。 这是古代学者们所能设想的
                一种理想的治理模式(萨孟武,2018:83)。因此,虽然黄宗羲否定君主专
                制的合法性, 但也不得不承认君主为治天下所必需, 只是君主应处虚
                位,且应与“宰相传贤”相结合。《明夷待访录·置相》云:“古者不传子而
                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
                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
                羲,1981:30)。
                    当然,虚君制度的前提是,君主应“垂拱无为”。如何具备这一前提,
               “虚君论”未能提出有效办法,这是其理论上的一大局限。清末维新人士
                提出“君主立宪论”,就是希望消除这种局限,找到约束皇权的办法。

                24. 贾谊(2012: 241)说:“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
                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谓之师。 知足以为砻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
                访议;明于进贤,勇于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者,谓之友。 ” (《新书·官人》)
                25. 贾谊的虚君理论与《管子·君臣篇》提出的“上下分职论”有相似之处。 所谓“上下分
                职”,是指“上之人(君)明其道,下之人(臣)守其职,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复合为一体”。
                这种上下分职,是在君主、宰相、官吏之间作明确的权力划分与职责分工,即“相总要者,
                官谋士(事),而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 唯此上有法制,下有分职也”(《管 子·君臣
                上》)(梁翔凤,2018:610-618)。

                                                                          · 63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