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31
社会·2021·4
回报、交换的意识或朴素、自然的情感。前者出于公平的理念,与市场交
易没有本质区别;后者近于怜悯的态度,与养犬养马颇有相似之处。 这
样的人,也会被误认为是“孝”,但在关键时刻,就会“为了自己可以牺
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
(费孝通,[1948]2009:130)。费孝通([1948]2009:130)注意到了这种行为
与《大学》中“修、齐、治、平”的差序格局实际上是同构的,“在条理上是
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由于群己
的界限总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所以会导致人向内收缩而自私。 但是,一
个差序的结构会导致人“私”的结论是费孝通对差序格局“以自己为中
心”的预设得出的推论,这个预设是“个体本位”的。“以自己为中心”的
个体在差序格局里会自私,会牺牲家、党、国、天下是此预设下的必然推
论。但“个体本位”并非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单元,许多学者对此已有论
述(梁漱溟,2005;冯友兰,2014)。 费孝通([2003]2009)晚年重新提及“差
序格局”概念时,也意识到了个体本位的预设存在问题,而花大力气讨
论“讲不清楚的‘我’”,讨论“将‘心’比‘心’”,认为差序格局也是一条
“推己及人”的“必由之路”,这说明他认识到了差序格局“核心层”的预
设是关键所在。 10
要做到“推己及人”,必须是“一体本位”,“一体本位”才是真正的
“孝”。 只有基于“一体本位”的爱敬,才能由己及人。 《孝经》云:“爱亲
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第二》)又云:“资
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孝经·士章第五》)爱和敬来自人与人之间
的感通。 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敬,源于尊祖敬宗之一本,汇于融合无间之
一体,清明畅茂,犹如泉之丰沛而外溢,火之健旺而照物,老以及人之
老,幼以及人之幼,是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以顺天下的“顺德”。 所谓
“推己及人”的关键,在于“己”字而不在于“推”字。 在儒家思想中,“己”
与“人”是相对的范畴,在内容上则讲究“己”与“人”之间的感通。 《论
语》中 孔 子 曰“君 子 求 诸 己 , 小 人 求 诸 人 ”(《论 语·卫 灵 公》), 此 处 的
“己”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己”。 朱子的解释最为切实具体:
又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每常人责子,必欲其孝
于我,然不知我之所以事父者果孝否? 以我责子之心,而反推
己之所以事父,此便是则也。 ……”又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
10. 对此的详细讨论,可参见笔者的专门论文(周飞舟,2016)。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