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社会》2021年第4期
P. 14
一本与一体:中国社会理论的基础
位的社会结构有显著不同。 家庭本位的社会培养出来的社会成员对于
社会本位的社会来说就是不合格的,或者说是“私”的,但对于家庭本位
的社会结构来说未必如此。 那么,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究竟
是什么呢?
费孝通在回顾自己的学术成就时, 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
现了这种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生育制度》里:
然而,当我特别被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概念吸引的时候,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发觉有必要把他的概念转成垂直的。 他的
概念像是一个平面的人际关系;而中国的整合观念是垂直的,
是代际关系。 在我们的传统观点里,个人只是构成过去的人和
未来的人之间的一个环节。 当前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环节。 中
国人的心目中总是上有祖先下有子孙, 因此一个人的责任是
光宗耀祖、香火绵绵,那是社会成员的正当职责。 那是代际的
整合。 在那个意义上我们看到社会整体是垂直的而不是平面
的。 (费孝通,[1987]2009:427)
在费孝通看来,“家”的责任就是“社会成员的正当职责”,在家之
外没有一个单独的“社会”,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整合观念”不像西
方社会那样在个体/社会的平面上展开,而是“垂直”的“代际关系”。 人
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单位,并非两个个体的平面互动关系,而是
父子、母子间的纵向关系。 费孝通( [1998]2009:387-388)另外又提到:
中国社会的活力在什么地方, 中国文化的活力我想在世
代之间。 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
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
这种垂直关系的核心表现就是其互动方式与平面关系有差别。 因
为垂直关系的首要问题是关系中的两人地位不对等,父子、母子之间都
不能将对方视为与自己“对等”的个体。 我们如果用西方二人互动的关
系模式来理解这种垂直关系,则不是理解为相互合作的平等模式,就是
理解为相互冲突的支配模式,因此,或者将父子关系理解为与其他社会
关系类似的平等而松散的关系,或者将其理解为父权支配。 在中国这种
以垂直关系为基本单元的社会里, 垂直关系并不是一个二人互动的对
子关系。 父亲是仿照自己的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儿子,而儿子亦
是仿照自己父亲对待祖父的方式来对待父亲。 每一对关系中的个体不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