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62
城乡关系及其现代化:对费孝通《江村经济》与《茧》的比较
四、城市、大学与新绅士
在费孝通的乡土重建理论中, 城市与新绅士的关系一直是重要问
题。 《江村经济》中的费达生,《茧》中的吴、李、王,他们来自城市,是乡
土社会现代化的催化剂。 1949 年之前,费孝通关注过的城市有苏州、上
海、伦敦等,这三种城市在经济史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费孝通( 1999c:105)仍将苏州称为旧式 的城市———地主集团盘踞
的消费型城市, 这里住着握有江村一半以上土地的大地主 (费孝通,
1999d:196)。 他看待苏州既审慎又充满感情。 在费孝通少年时期的印象
中, 这里有满城的桂花香和荷花香, 有亲切的同学和老师 (费孝通,
1999e:52-53),他在苏州接受了相当好的新式教育(费孝通,1999f)。 关
—
于旧式城市的特点, 前文论述城镇时已有涉及——它自身无法产生现
代性。
第二种类型是由通商口岸发展而来的城市,如上海。 费孝通(2019:
123-125) 强调,“那些提倡在中国实行都市化的人常常认为上海与纽
约、伦敦相似,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因为中国城市与西方的都市有着
真正和本质的区别。 纽约和伦敦这样的大都市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经
济区域的神经中枢。 中心地区的发展预示了内地的发展,因为它们连成
一体,通过这种联系促进了不同地区劳动的经济分工。 ……但上海的繁
荣并不意味着内地的繁荣,因为它并不代表共同的发展,而是一种高级
经济力量的确立, 以逐步支配欠发达地区”。 费孝通称之为“经济鼠
洞”。 他甚至说,通商口岸“只是一个县城,一个依靠别人的消费者和寄
生虫聚集的社区,而不是一个现代的高度发展的都市”。 这类城市同样
无法产生现代性。
《茧》这本小说中活跃在城镇的高利贷者史扒皮,实际是城市大坐
食者的触手。 高利贷的非道德性直接反映在小说把史扒皮描写为全书
最坏的恶棍。 小说里写到,他和储老板密谋之后,往上海方面打了个电
话,随后,正在南京等待国民政府援助的吴厂长就被上海金融寡头蒋氏
的人找上门来。史扒皮的后台正是通商口岸的买办势力。蒋氏以爱国的
名义收购“濒临破产”的工厂,实际是侵吞民族工业。在这类城市基础上
形成的大工业,必定只能服务于垄断资本家。 在此种状态下,劳动者将
变成纯粹的劳动机器(费孝通等,1946)。
·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