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66
城乡关系及其现代化:对费孝通《江村经济》与《茧》的比较
动组织;(2)消除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对内道德标准和对外道德标准
之间的界限,把商业原则连同在这个基础上的劳动组织纳入内部经济。
由此,韦伯提出他的著名论断:“只有西方懂得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国家,
它 既 有 专 职 行 政 机 关 又 有 专 业 化 官 员 和 以 公 民 概 念 (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为基础的法律,这种建制要想在古代以及在东方发端是绝无
发展可能的……只有西方,才有公民的概念,因为也只有西方才有那种
特殊意义的城市。 ”(韦伯,2007b:196-197)
韦伯关于现代性的全部论断都集中在城市。 他认为西方的现代性
生发于有特许权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只是乡村的投影,不可能产生现代
性,并且他对市镇几乎没有涉及。 费孝通也认为中国的城市无法产生现
代性,但他认为在镇与村及其关系中是可能产生现代性的。
首先,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精神结构变革围绕家三角展开。 工厂对家
庭伦理结构的影响是明显的。 以宝珠的家庭为例,从生计上来说,宝珠
夫妻俩都在城镇就业,宝珠在工厂,三福在丝行,但是两人的精神转变
完全不同。 宝珠短短四个月时间内迅速成为工厂劳动能手、女工自治会
主席, 对国家和社会的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的精神转变是惊人
的。 比较一下后来田汝康的《内地女工》就知道宝珠的这种变化不是自
然的,是费孝通有意这么写,三福则几乎没有变化。
《茧》第十章讲到三福凑足出师费回到镇上时,也用“破茧而出”形
容他的心情,“他现在已踏上了成功之路, 朝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奋力
工作”(费孝通,2020:71)。 这个目标就是他能带着宝珠住在镇上,宝珠
辞职回家,他自己挣钱养家。 这仍是一种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理想,渴
望脱离农业劳动,进城做城里人。 《禄村农田》中的消遣经济与三福的
憧憬没有本质差别。 因为禄村雇工工资极其低廉,但凡有点土地的人家
都不愿意自己耕种,而是尽量雇人来种,自己好脱离农业生产(费孝通,
2006:107-113)。 可见,在费孝通看来,到城镇务工并不意味着现代化,
关键还是工厂组织的差别。 宝珠所在的工厂还只是雏形,只招女工,20
世纪 80 年代的社队工业则更广泛地吸收乡村人口就业,有效地将农民
转化为工人,涌现出很多能人,他们又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发展(费孝通,
2014b:122-123)。
其次,宝珠为三福计划了一条出路———接受教育。 在潜意识里,这
也是她希望自己将来能走的路。那么她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是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