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38

《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业无法吸纳工厂和技术革新所解放出来的妇女劳动力, 有些妇女向城
                镇流动,但这被认为是违背改革者原本意图的。 附近城市机器缫丝业的
                发展的确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但这种人口流动被认为是对农村社
                区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性力量。 与费孝通不同,考茨基强调现代化大工
                业的发展与无产阶级队伍的形成, 认为农村或农业释放出来的剩余劳
                动力正是无产阶级队伍的重要来源, 现代工厂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不应该继续进入小农农业,而应该成为无产阶级雇工。 无产阶级雇工的
                生活常常好于小农, 而且挣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 可以自由移动和聚
                集,从而形成无产阶级工人组织。 在这方面,费孝通担心农民失业和由
                此引发的生计艰难, 认为在农村生产中雇工制度并不能起什么重要作
                用,挣工资的阶层群体也不属于村里传统的结构。
                    第五,费孝通试图探索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农政转型道路,考
                茨基则认为农政转型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并经过资本主义
                的路径。 与考茨基一样,费孝通( 2012:186)将社会主义视为社会形态变
                迁的更高级形式, 但他对中国乡村现实和农政转型的理解与判断是中
                国不需要走资本主义的路径。 他指出, “变革者趋向社会主义的思想代
                表了当前中国知识阶级的部分思想状况。 ……公众普遍反对资本主义,
                甚 至 于 那 些 代 表 资 本 主 义 的 人 也 不 敢 公 开 为 资 本 主 义 的 原 则 辩 护 。
                ……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并非新的东西。 孙中山先生的基本政治思想
                是实现传统的教导,诸如‘天下为公’和‘耕者有其田’”。 在对合作制进
                行讨论时, 费孝通明显表达出了主张使用生计框架的立场而非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立场。 或者说,他认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应该避免资本主义
                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阵痛。 他引述了变革者的解释,即“要按照资
                本主义的方式来组织新的工厂容易得多,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应
                该为资本家的利益工作而使人民更加痛苦吗? 从技术改革所得到的利
                益应该归于参加生产的人们。 ……蚕丝工业曾经是而且应该继续是一
                种乡村工业。 ……如果我们把工业从农村引向别的地方,像很多工业家
                所做的那样,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但农民实际上就会挨饿。 ……我也
                很了解,工人们在城市里是如何生活的。 农村姑娘被吸引到城市工厂去
                工作,挣微薄的工资,几乎不能养活自己,她们离开了自己的家。这种过
                程既损害了城市工人又破坏了农村的家庭。 如果中国工业只能以牺牲
                穷苦农民为代价而发展的话, 我个人认为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费孝


                                                                          · 31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