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28

《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农政问题的概念和框架。 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考茨基在《农政问
                题》中考察了多国的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路径。 但作为结构功能主义人
                类学家,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考察的是一个中国村庄(开弦弓村),
                通过微观分析展示了对中国农政问题的另一种理解和中国农政转型的
                另一种路径,这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考茨基不同,与陈翰笙的视角也
                不同。    19
                    第一,农业和工业。 在开弦弓村,农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已达
                到很高水平。 有 2/3 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农民的食物完全依赖自
                己的生产。 因此,研究生产问题就必须研究 农业 问题(费孝通,2012:
                141)。 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取了非常多样化的策略,除了主要种
                植水稻外,还种植油菜籽、小麦、桑树等经济作物。 此外,农民还从事畜
                牧业和渔业生产等活动。 除了供家庭消费之外,部分剩余的农产品也
                在市场上出售,以便赚取利润来纳税、交租、支付短工工资和购买其他
                消费物品。 在当地,男性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工作,女性不参加农业劳
                动,在“农忙”时节儿童也会帮助劳动。 这种情况源于传统生产实践中
                的劳动分工,即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女性主要忙于缫丝,男性忙于耕
                作。 由于丝业收入可与农业收入相当,因此农户可以依靠小块农田保
                持生计, 这使得农田大小以及所需劳动力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
                即使在丝业衰落,家庭缫丝业被现代工厂取代后,由于农田大小未变,
                过去从事家庭缫丝业的妇女劳动力也未能被小 块 农地 的农业 生产 活
                动所吸收。 不过,在周围农田较大的村庄,妇女劳动力也逐渐被农业吸
                收(费孝通,2012:55、152-153)。
                    费孝通( 2012:146-147、149、154)发现,很多农业生产 知 识 是农民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而来的经验性乡土知识, 且已经达到很高程
                度。 同时,农民会从经济和效率兼顾的原则出发,考虑是否采用新技术
                和新工具。 在出现人为无法控制且影响农业生产的外在因素时,农民也
                会寻求巫术的帮助,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继续尝试科学的手段。 尽管当地
                已经开始采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如使用现代机器碾磨稻谷,但机器的
                使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这主要是因为使用机器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还
                没有找到生产性出路。 例如, 村民不想缴纳动力泵费用后自己闲散数
                月,因此很多村民宁愿使用旧水车,也不愿意使用抽水泵。在此情况下,
                19. 陈翰笙的关注点主要是宏观发展转型,而费孝通的落脚点主要是农民生计。


                                                                          · 2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