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27
社会·2021·3
记中指出的,中国农村在那几年开始成为研究的主题,但是研究必须加
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理论的指导。 他特别建议中国学者应该研究资本
主义是否侵入了中国的农村和农业,是否产生了一种变革,是否摧毁了
旧的生产形态,并引发了新的生产形态,而这正是考茨基意义上的“农
政问题”。 赵济认为,这样的研究要比抽象地判断中国农村是封建经济
还是资本主义经济深刻得多, 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把握中国农村和农
业发展的特质和趋势, 而这就需要借助考茨基的著作给予正确的理论
指导。因此,中国的研究者和读者不能将考茨基的《农政问题》看作是历
史文献,而应该是研究指南(岑纪,1936:260-261)。
基于《江村经济》对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道路的关注,本文希望探
讨的是费孝通可能受到的《农政问题》之影响,但目的并不是要证明费
孝通的写作和思考与考茨基有直接的关联。 实际上,即使只是受到考茨
基《农政问题》的间接影响,费孝通也可以采用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的
概念框架对中国现实展开分析。 18
(二)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费孝通的 《江村经济》 回应了那个时代农村研究的政治经济学主
题(黄志辉,2018b)。 在第 1 章的第 1 段,费孝通(2012:3)开宗明义地
指出,“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
……同大多数 中国农村 一样 , 这个 村 庄 正 经 历 着一个 巨 大 的变 迁 过
程。 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可
见,费孝通的研究主题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易,
关注的是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动力过程,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揭示农村发展变迁背后的阶级动力问题(伯恩斯
坦,2011:186;Bernstein,2010)。 在《江村经济》中,带有浓浓人类学味道
的第 1 至6 章, 都只是为了呈现进行田野调查的村庄的地理情况和社
会背景,真正重要的研究主题是自第 7 章开始的经济生活部分。 正如
费孝通(2012:105)在第 7 章 第 1 段 就 直接言 明 的,“对 村 子 的地 理 情
况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综合调查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研究人们的经
济生活了”。
费孝通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
18. 感谢一位审稿专家强调了这一观点,因为这一部分会被误认为想要找到费孝通引用
考茨基《农政问题》的直接证据。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