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社会》2021年第3期
P. 12

《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次agrarian problems (费孝通,2012:7、247、249、251、252;Fei,1939:xix,282、
                285、286),均为复数形式,其中一次为章节标题(第 16 章),中文译版均
                对应“土地问题”。 英文正文中使用 land problem(s)4 次(费孝通,2012:
                24、246、250、252;Fei,1939:25、280、284、286),3 次 为 单 数 ,1 次 为 复 数 ,
                中文译版也对应“土地问题”。             2
                    这些发现和分析可以说明, 中文译版 《江村经济》 将英文版中的
                agrarian problems 和 land problem 统一译为“土地问题”,不仅导致了中文
                版中相关段落和内容的逻辑不通,造成了中文阅读的混乱,而且令中文
                读者忽略了英文原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grarian problems (农政问
                   3
                题) ,而这一概念正是费孝通《江村经济》的核心主题,不仅作为“结论”
                的第 16 章的标题就是关于中国的农政问题(agrarian problems),而且第
                16 章的第 1 段还对这一核心主题做了更加明确的说明。
                         上述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生活状况是对一个样本进行微
                     观分析的结果。 在这一有限范围内观察的现象无疑是属于局
                     部性质的。 但它们也有比较广泛的意义,因为这个村庄同中国
                     绝大多数的其他村子一样,具有共同的过程。 由此我们能够了
                     解到中国rt问题( agrarian problems)的一些显著特征。 (费孝
                             土地地地
                     通,2012:249;Fei,1939:282)
                    在该段落中, 费孝通首先说明了论文前面的所有章节 (第 1—15
                章)都是对一个中国村庄的微观研究,并说明了这样一种社区研究的局
                部性和延展性:所有中国村庄基本经历着共同的变迁过程,而这些研究
                都是为了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农政问题( agrarian problems)。 由
                此可以推测,《江村经济》 的核心旨趣应该是回应和对话一个 重 大 主
                题———农政问题(agrarian problems)。
                     二、农政问题:考茨基的概念框架

                    (一)农政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1899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考茨基出版了他极为重要的作品《农


                2. 根据对著作内容 的逻辑 分析和 对 agrarian problems(复 数)与 land problem(单 数)使 用
                情况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使用 land problems(复数)的一处应该是 agrarian problems。
                3. 为了明确“农政问 题”对 应 的是英 文 版 中 的 agrarian problems,本 节 后面 使 用“农政 问
                题”时均附上英文。


                                                                          ·  5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