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68

知变又知常:观念是如何转型的?

                孕的现象开始普遍出现(风笑天,2006;陆学艺,2018:80)。 这一观点尤
                其体现在对西方第二次人口转型的解释中:工业化推动下的人口流动
                以及年轻人日益增强的经济自立,致使其投入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不
                断增强(吴帆、林川,2013)。 可以发现,无论是侧重国家还是侧重市场
                经济对私人生活转型的影响,这些研究都认为,传统的观念和道德不
                再对村庄中年轻人的婚育选择构成强有力的约束,个人主义崛起下的
               “破旧立新”已成必然之势。
                    与以上看法不同, 在中国乡村社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婚育观念
                变迁的问题上,杨善华、孙飞宇( 2015)强调“社会底蕴”的韧性这一更为
                本质性的理解,即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具有传统特性的结构性观念、
                风俗习惯或者道德性规范往往处于相对稳定的“恒常”状态。 雷洁琼等
                ( 1994:186-193)在调查中也发现,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从整体上看,
                农民的婚育行为仍然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 基于对皖北村庄的考察,韩
                敏(2007:258-265)也认为,传统的婚育结构和文化在历经各类“运动”
                之后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延续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 也就是说,传
                统婚育行为的道德观念仍然扎根在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中。
                    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就婚育行为而言,
                在村庄层面原本稳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是否正
                在或已经萎缩?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屿
                村“先育后婚”这一看起来较未婚先孕更为激进的事实以及从 20 世纪 70 年
                代末出现到逐渐定型并被村庄普遍接受的 40 余年过程的梳理,展现婚
                育观念转型背后的意义流变。
                    现有对先育后婚的研究多将其作为“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比
                如,当地年轻人的人口流动、男性偏好的传统文化以及个体应对计划生
                育政策的理性选择(陈红霞,2012;邢成举,2019),但本文试图将先婚后
                育作为“观念”或“心态”来处理,进而在规范层次上对先育后婚进行讨
                论。 正如费孝通(2009a:449-452;2009b:406)所言,作为地方文化中最
                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包含思想意识、感情与志向的观念已经完备且深
                入地融合在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成为不言而喻的“意会”,进而影响我
                们整个文化的基础。 因此,对婚育观念变迁问题的回答实质上可以转化
                为一个更为具象的问题: 先育后婚是如何从与传统的先婚后育观念的
                相悖中萌生,进而在村庄层面被普遍接受的?


                                                                          · 6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