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58

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 年)

                济上非常依赖老年人,而老年人则在精神上非常依赖年轻人,这使得
                主干家庭以一种充满冲突的方式持续存在着(Wei,2019)。 这些研究都
                试图证明主干家庭在当代中国社会充满生命力, 本文则发现,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的中国青年在体制安排下依然坚持家庭主义,更准确地来
                说,他们在精神上向往核心家庭,在经济上(广义的经济生活)则与主
                干家庭模式紧密捆绑。
                    (二)家庭主义对国家主义的挑战
                    从家庭与国家关系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说,林启华“商调”回 上
                海的过程,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以“关系”实践为具体行动,对制度安排
                进行挑战的过程。 它清晰地呈现了行动者及其家庭与各级代理人之间
                的冲突,以及个体、家庭与体制之间既依赖又对抗的关系。 一方面,他
                们对体制的资源供给有强烈的依赖, 衣食住行无一不依赖于单位,甚
                至其关系网络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单位。 比如,徐婉清利用
                在宾馆工作之便,安排意欲讨好的对象在上海的宾馆住宿;林启华父
                亲利用在新华书店工作之便,帮助他们购买书籍、文娱用品以及小家
                电等。 另一方面,制度的安排又与家庭团聚这一基本诉求相背离。 以本
                文书信的主人公徐、林二人为例,由于长期分居两地,他们对这种制度
                性的安排越来越感到不满与愤怒。 在反抗的过程中,他们还因为“关
                系”实践中所包含的不平等与不公平而进一步激发出了内心的不满、屈
                辱和愤怒。 这些情感最终瓦解了他们对社会正义的信心,也进一步强
                化了他们对家庭的依赖和家庭主义观念。 正如在西方社会中同样存在
                的情形(Lasch, 1979)一样,他们产生了一种视家庭为天堂的期待。
                    戴维斯和郝瑞(Davis and Harrell,1993:1-2)指出,计划经济并没有
                毁灭传统的中国家庭,相反,许多重要的政策实际上进一步稳固并强
                化了家庭。 比如,政府在公共卫生和饥荒救济方面的大量投入降低了
                人口死亡率,平均寿命得以延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比 1949 年之前
                有了更复杂的亲属关系网络;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又使得人们与亲属间
                的关系更加紧密,等等。 因此他们认为,1950 年至1976 年间,中国的家
                庭在一个充满悖论的环境中生存与自我再生产。 计划经济的强制性平
                等主义常常让中国的父母和孩子比以往任何 时 候 都 更 能 实现 传 统 家
                庭主义的核心理想,与此同时,它又削弱了许多人们去实现这些理想
                的原始动力。 然而,在徐、林的案例中,革命话语似乎并不能削弱人们


                                                                          ·  51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