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211
社会·2021·2
给患者带来的困苦烦恼。 实际上,不仅是生理疼痛使患者痛不欲生,社
会心理因素也会引发患者的不适感。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服务的责
任私人化(姚泽麟,2017),“新医改”陷入困境(房莉杰,2016)。 癌症患
者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顾负担,因此,患者普遍存在
“拖累他人”“成为他人负担” 的感受, 医学上称之为“自我感受负担”
( self-perceived burden,SPB)(参见Yeung,et al.,2019)。 另一方面,社会
对癌症的刻板印象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 患者因 为 患癌 感 受 到 羞耻
(Yeung,et al.,2019)。 中国人历来信奉因果循环、善恶有报,当罹患癌
症时,有的患者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或者过失导致得癌症的“报应”。有的
老年人还会担心因患癌招致社会上不好的评价。 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
上的自责、内疚交织,患者难以享受当下,生活成为煎熬,只能期待死亡
的到来以结束痛苦。
(四)医院生活对患者时间结构的冲击
生命历程理论是典型的关于时间的理论, 但是作为生命历程理论
关键要素之一的“场景”(context, 或译作“背景”“上下脉络”)(Elder,
1994),实际上是不可能脱离空间的。 阿伯特(Abbott,1999,2001)在强调
时间的重要性的同时, 指出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一直把社会学研究
置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里。“而在社会学的主流中,社会事实是位居某
个位置的事实,是特定社会时间和空间的事实,这样一种思想对当代社
会学是陌生的。 所有的社会事实都位于其场景(context)中。 那么为什么
要假装它们不是呢? ”(Abbott,1999:197-198)
不 同 的 空 间 内 存 在 不 同 的 时 间 制 度 。 科 恩 和 泰 勒 (Cohen and
Taylor,1972)的研究表明,特定空间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主观时间体验
具有重要影响,监狱中的囚犯失去了正常的时间结构,他们不顾外部时
钟,构建起自己的主观时钟标记时间,以避免陷入“迷雾的深渊”的恐
惧。 罗斯(Roth,1963)因肺结核住进疗养院时发现,住院患者因为没有
确定的出院日期而产生了一种狂乱行为。 戈夫曼(Goffman,1968) 曾指
出医院是全控机构,在全控机构中生活的人往往与外界隔离,他们的活
动均在一个封闭的场所中,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有相对固定的时
间安排。 老年癌症患者长时间居住在医院中,受到医院刚性的时间制度
的影响。
从短期的时间结构来看,在医院标准化的时间安排下,癌症患者按
·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