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社会》2020年第6期
P. 232
“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 110 周年”笔谈
断扩大,拥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不得不外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由于土地
资源有限,每个家庭向外延伸的过程都受到约束,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
追求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外出的人们一旦在新
的地缘空间居住下来,就会与原来的家族发生空间上的分裂。 随着社会
出现变化,原有的文化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这一变化引导人们重新审
视原有文化的价值,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行为选择,社会关系
模式也就从人情关系发展到现代的契约关系。
2. 从“欲望”到“需要”衍生出来的社会计划
乡土社会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化形成维系人们生存秩序的社
会准则和生活方式。《乡土中国》讨论了个人欲望和需要的实现方式,进
而深入讨论了乡土社会的特征,并由此提出了“时势权力”的概念,意指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自身发展的谋划和规划,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社会工
程或叫社会计划。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可以通过实施计划去实现自己
的欲望。 这是人类在面对急剧的社会 变迁 时 , 从 认 识 社 会 到 改 变 社
会、从需求到计划所迈出的坚实一步,这也意味着社会研究迈出了重
要一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生活、社会结构、家庭
家族、道德规范、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的认知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
的。 他本着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的原则,对乡土社会之
结构的时空建构进行了描述。
二、构建“通论”方法的时空特征
相较于《花蓝瑶社会组织》和《江村经济》等实地研究报告,《乡土中
国》是一部“通论”性著作。 《乡土中国》中社会结构的时间和空间认知
方式是基于费孝通先生的实地研究和历史分析方法而建构的,实地研
究中的各种结论和各种生活经历使他的“通论”具有丰富的经验内涵。
一方面, 这些研究通过理论学习—实地研究—通论构建的过程在时间
上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这些研究又在空间上从宏观延伸到微
观,再从微观上升为宏观,构成了知识形成的逻辑。
(一)“通论”是一种思想综合
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云南三村》《内地农村》等著作可以看
到,“通论”是费孝通先生在 20 世纪 40 年代使用的一个具有丰富理论
·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