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136
颠覆与虚无 : 莎剧 《 麦克白 》 与 《 哈姆莱特 》 中的主观性困境
围远比哈姆莱特近乎无限的思虑要狭窄得多 。 但在本文看来 , 只有将
这两出戏相互比照 , 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对比和考察 , 才能更深入地
揭示莎士比亚笔下这两个人物的深远意涵 。 本文认为 , 麦克白与哈姆
莱特实际上代表着现代人高度主观性的两个面向 。 麦克白受想象引发
的欲望的驱使 , 不断超出自身 , 也同样遭受着源于想象的恐惧折磨 , 无
法安宁于当下 。 在他的故事中 , 悲剧来自于想象引发的行动对现实的
不断颠覆 。 哈姆莱特则有所不同 。 他的性格代表着运用思维将世界完
全抽象主观化的倾向 。 人以思维取代了现实 , 进而生活在思想之中 , 却
难以在现实中确定自身 , 展开行动 。 麦克白与哈姆莱特这两个人物 , 分
别从不同的侧面出发 , 揭示了现代人极易陷入的主观性困境 。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 , 本文将尝试详细分析和揭示这一主题 。 首先 ,
从对麦克白台词的分析入手 , 来说明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与推动整部
戏发展的行动逻辑 。 随后 , 从 《 麦克白 》 中反复出现的 “ 睡眠 ” 与 “ 梦境 ”
的对比主题出发 , 考察莎士比亚如何借助这一对隐喻来表达这部戏中
真实与想象 、 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 进而最终揭示麦克白陷入虚无的
真正根源 。 在充分理解了 《 麦克白 》 之后 , 文章转而分析 《 哈姆莱特 》, 阐
明他不断拖延的真正原因以及对这部戏终局的影响 。 最后 , 我们将考
察在这部戏中 , 莎士比亚为哈姆莱特着意安排的那些与他对比的人物
与情节 , 从而进一步彰显因 “ 某种脾气发展到反常地步 ”( 狅狏犲狉 犵 狉狅狑狋犺狅犳
狊狅犿犲犮狅犿 狆 犾犲狓犻狅狀 ) 所造成的悲剧后果以及莎士比亚对哈姆莱特困境的
清醒认识 。 实际上 , 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两人性格的根本特点以及两剧
故事结构的相似性 、 主题的相关性 , 使得相互结合与比较分析的方法能
够更深刻地揭示这两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人的主观性危机 。
一 、 麦克白的性格 : 欲望与恐惧
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手法其实并无任何神秘之处 。 人物的性格早
就明明白白地展示给了观众和读者 , 关键在于观者能否理解他对人物
的描述和刻画 。 麦克白是个很好的例子 。 他一出场 , 其实就完全展露
了自己的性格 。 当女巫向麦克白祝福 , 并预言他将成为考特爵士与未
来的君王时 , 莎翁妙笔一转 , 先借班柯之口描绘了麦克白听到预言之后
的神情 :“ 你们向我的高贵的同伴致敬 , 并且预言他未来的尊荣和远大
的希望 , 使他 仿佛听得出了神 ( 狊犲犲犿狊狉犪 狆 狋狑犻狋犺犪犾 )……”( 莎士比亚 ,
9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