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社会》2019年第5期
P. 12
“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领域缺乏像 犌犇犘 增长率、招商引资金额、公共财政收入等客观可测的
政绩指标。上级政府考核和激励基层政府缺乏关键“抓手”,基层政府
之间的政绩竞赛也缺乏清晰可比的标准。在现有的政绩评估体系下,
这意味着上级“块块”政府很难直接对基层政府进行评估与激励,不得
不更多地借助于熟悉基层政府具体业务工作的“条条”汇报等更具主观
性的考核过程,形成一种“印象政绩”。换言之,传统的基于关键经济指
标的“块对块”考核,在社会治理领域正转变为日趋分散的“条对块”考
核。 9 这种印象政绩的形成高度依赖于“条条”的汇报、建构和演绎, 10 已
有研究几乎从未关注过“条条”行为的“黑箱”,因此,要理解这种印象政
绩之下基层政府的政绩竞赛机制及其社会后果,需要构建一种新的理
论框架。
第三,随着与民生和社会治理相关的“条条”职能重心下沉,这些
“条条”间围绕基层治理的关键问题也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态势。已有研
究在讨论地方政府或地方官员竞争时,隐含着一种“块块”整体竞争的
思路,很少关注到一级政府下属的不同“条条”间也存在相互竞争关系。
实际上,在那些非垂直领导、同属于一级政府的“条条”之间,这种横向
竞争不仅由来已久有时还比较激烈,因为不同“条条”间同样面临着稀
缺资源配置的相互竞争和考核评优等维度的晋升竞争。 11 不过,由于不
同“条条”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不同,这种竞争不可能简单采取标尺竞争
的形式,常常是模糊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在“条条”重心下沉后,如何服
务好基层、如何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如何以基层为着力点推进体制机制
9.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治理改革前沿城市,出于为基层“块块”减负的考虑,市有关部门在文件
中提到要弱化“条”对“块”的考核,有些地区甚至专门成立了对区委负责的“考核办”之类的新
职能机构。但在治理实践中,考核办这类机构实际上还是把考核权“分包”给了各职能部门,
因为,若没有职能部门的参与,具体工作效能无人能说清。因此,治理转型中“条对块”的考核
日趋重要。
10. 在此过程中,专家论证等专业知识系统的建构与阐释也颇为重要,但若没有“条条”部门
以职能与合法性作为基础进行背书,印象政绩的构建就比较困难。
11. “条条”之间的这种竞争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最直接的竞争来自考核与评优。每
到年底考核时,“块块”部门通常分在一组,而“条条”部门则分在另一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
意义上的绩效竞争。其次,“条条”部门间存在着吸引本级党委、政府注意力分配的激烈竞争,
因为这是“条条”部门相应工作能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三是在分管领导机制下,相应“条条”
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压力。政府内普遍采用主要领导分管多个“条条”工作的协调管理机制,
在同一位分管领导之下,工作领域相近的“条条”间存在着更强的竞争压力。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