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社会》2019年第4期
P. 64

山上与山下:从清水祖师巡境仪式看社会的构成


   但充满神秘力量的世界,被称作“鬼火”的三忠火,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
   “天上之火”的属性。清水岩上有一个洞穴口写有“鬼洞”二字,民国时
   期,清水岩和三庵堂所属的崇善里里长陈家珍著有《咏鬼洞》一诗,诗中
   叙述他有一日到鬼洞口,忽然听见众鬼在洞内哭泣,他壮胆询问众鬼为
   何哀哭,“鬼言当日偶作祟,遂被大师四处搜。大师当日囚我意,因我能
   为世人忧。胡乃今日尔人类,比我鬼魅罪更浮。师能禁我难禁彼,似乎
   于法有未周。今愿烦君代请佛,放我鬼辈出阴沟。且将恶人尽收灭,以
   免人民受苦愁”(清水岩志编纂委员会, 2011 : 365 )。三庵堂村民形容自己
   住在“皇帝走不到的地方”,而明代何乔远在登临清水岩时感慨,岩下社
   会有道不及化、法不及惩之处,而岩上的景观可令岩下营营众生到此后
   发还惺转念之思,跃然为善。也就是说,山下社会的“漏洞”由山上的境
   界来弥补,然而,神佛之法也有“未周”之处,社会的教化还可借助山上的
   “鬼”。在外来朝圣者看来,清水岩是纯粹的神佛道场,但是对于围绕这
   座山岩构建起来的岩下社会而言,它蕴含着更为复杂的多重内涵,这些
   多重内涵不仅丰富了山本身的意象,更丰富了山下社会的层次。
       从清水岩请火的其他社区,各家各户将这股火从社区公庙引入家
   宅的炉灶之中后,开始生火做饭,而三庵堂向清水祖师供奉的食物在火
   引下来前后由生食变为熟食。历史上,以刘氏家族为代表的汉人移民
   南迁到此地后,当地的土著对于他们而言,如同清水祖师收服的“畲
   鬼”,是信奉原始宗教、游猎以及未开化的生番。汉人移民通过请祈雨
   灵验著称的清水祖师驻岩和下岩巡境,意味着用农耕取代游猎,用佛道
   取代巫祝。另一方面,在推动清水祖师信仰得到朝廷承认的过程中,这
   些汉族乡绅不再是祀奉“淫祠”的化外之民,而成为神道设教的中间力
   量。因此,从清水岩引下的火,既使南迁的汉人宗族将本地“畲鬼”的地
   盘“化生为熟”,也使地方乡绅自身“化野为文”。

       五、结语

       清水祖师巡境仪式,使不同的历史结构在同一个社区得以包容性
   地呈现。据 2011 版《清水岩志》记载,迎春绕境习俗早在宋代就初具规
   模,历经元明清民国,延续至今。这套复杂精巧的体系经受了历史变
   迁,因而也承载了社会记忆。岩下三个庵堂、九个保社、二十七个佛头
   股的划分,正是地方行政体制变迁和家族分合的历史结果。春官、头人

                                                           · 5 7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