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1902
P. 121

社会· 2019 · 2

   之所以处于相同或相近的阶层位置,是因为他们拥有相似的雇佣条件
   和市场状况。按照雷纳的说法,他们处于相同的雇佣关系类型上,这些
   雇员与雇主形成的是一种“服务关系”( 狊犲狉狏犻犮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 狆             )。在其中,
   要么是授予权力权威的雇员,或授予某项专业职能责任的雇员,他们因
   实践着重要的权威和技能角色而获得远高于一般雇员的丰厚回报,且
   雇佣 关 系 中 包 含 了 更 多 的 信 任 关 系 和 道 德 内 涵 ( 犚犲狀狀犲狉 , 1978 ;
   犌狅犾犱狋犺狅狉 狆 犲 , 1982 )。与之相比,“边缘中产”更多的是作为前者的辅助
   角色而存在的人,常常被称为“常规非体力雇员”或“日常办公室职员”,
   典型的如文秘、助理、办事员、业务员、服务人员等。他们也从事非直接
   生产性的工作,与“新中产”不同的是,他们仅仅是使用相当标准化的技
   术,日复一日地开展重复性工作。因此,上述两类人在市场获益性和经
   济状况上存在明显差距。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晋升机会、权力权限、
   工作保障性等,后者都远不如前者( 犌狅犾犱狋犺狅狉 狆 犲 , 1982 )。
       “ 老中产”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小业主和自雇者)。从
   基本阶层定位上来看,“老中产”拥有少量生产资料和工作自主性,因而
   在雇佣关系和雇佣状况上与其他处于“被雇佣”地位的中产群体存在差
   异。将这部分群体纳入分析的主要考量在于,“老中产”在现代社会(即
   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仍保有不小的规模与比例,依然是一个显
   著的“社会群体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前几类中产群体一道,都处
   于以资本家和体力工人为主体的基本阶层关系之外。因此,这部分人
   尽管不是我们 关 注 的 焦 点,但 仍 然 构成 分析的 重要 参 考 系。米 尔 斯
   ( 1987 : 73 )曾指出,从“老中产”到“新中产”是一种从财产到新的分层轴
   线(职业)的转变。用统一的职业市场状况来看,“老中产”的经济获益
   和经济地位远逊于“新中产”,有些个体户和自雇佣者的市场状况甚至
   还不如边缘中产。
       由此,依据“再分配—市场”的体制分割和市场获益状况两大维度,
   可以区分出五种典型的中产阶层类型(见图 1 )。








                         图 1 :中产阶层分类框架

    · 1 1 4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